时间: 2025-05-03 17: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36
过郑吏部水阁
作者:曹勋
九夏销烦日正长,
沉沉虚阁枕横塘。
更无尘土侵衣裓,
只有荷花度晚香。
一道清泉供枕潄,
千章古木进风凉。
相从时得游佳处,
何必持杯玉色光。
在炎热的夏天,烦闷的天气正好延续着,
我在幽静的楼阁上,靠着横塘而坐。
这里没有尘土污浊我的衣服,
只有荷花在傍晚时分散发着香气。
一道清泉供我洗涤疲惫,
千年古木带来阵阵凉意。
与友人在此游玩,何必执着于杯中美酒的光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充满感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夏,诗人可能寄情于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舒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趣味。
《过郑吏部水阁》是一首描绘宁静夏日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清幽的自然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凉意。开头两句“九夏销烦日正长”,以“销烦”引入,表达了夏日的炎热与烦闷,紧接着用“沉沉虚阁枕横塘”描绘出一个幽静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以“更无尘土侵衣裓”表现出环境的洁净,只有“荷花度晚香”,让人感受到傍晚时分的芬芳,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清新的意境。
后四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和与友相伴的愉悦,诗人在清泉和古木的陪伴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凉爽,最后以“何必持杯玉色光”结束,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更无尘土侵衣裓”与“只有荷花度晚香”。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手法,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淡泊,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美景的热爱和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夏”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认为在水阁中享受的是什么?
a) 喝酒
b) 自然的清新
c) 吃饭
d) 聊天
诗句“更无尘土侵衣裓”强调了什么?
a) 环境的喧嚣
b) 环境的洁净
c) 环境的热闹
d) 环境的腐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