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36
恭持天子节,再经邯郸城。
断垣四颓缺,草树皆欹倾。
慨念全赵时,英雄疲战争。
殆及五季末,瓜分无定盟。
慨念蔺君高,璧亦安所盛。
翩翩魏公子,有德胜所称。
殆今已千年,废台漫峥嵘。
赵民尚自若,歌舞娱春荣。
金石丝簧奏,仿佛余新声。
兴废乃尔尔,人事徒营营。
望城只叹息,尽付西山青。
我恭敬地参加天子的节日,路过邯郸城。
只见城墙断垣残缺,草木都随意倾斜。
我慨叹赵国的全盛时期,英雄们在战乱中疲惫不堪。
如今几乎到了五季的末期,瓜分的局势无定盟约。
我感慨蔺相如的伟大,他的美玉何处安放?
翩翩而来的魏公子,因德行而受到称颂。
如今已经千年过去,废弃的台阶依旧漫漫高耸。
赵国的百姓依然自得其乐,歌舞欢庆春天的荣光。
金石的丝簧乐声,似乎还留有余音。
兴衰乃是如此,人事只是徒劳的忙碌。
望着这座城,我只能叹息,所有一切都归于西山的青色。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邯郸的描写,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过邯郸》通过对邯郸城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浮和人事的无常。开头两句以“恭持天子节”引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尊重与敬畏,而“再经邯郸城”则暗示了往昔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对断垣残壁和倾斜的草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沧桑感,展现了历史的破碎与衰败。
诗中不仅有对全赵时期的英雄的追忆,也融入了对当今乱世的忧虑。“瓜分无定盟”道出了当时的局势动荡,而对蔺相如的感慨则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整首诗在对比过去的光辉与现在的衰落中,流露出深沉的思考和淡淡的忧伤。
“赵民尚自若,歌舞娱春荣”的转折,表现出在困境中人们的乐观与坚韧,显示出一种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结尾“尽付西山青”则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似乎在诉说着一切都将归于自然,无需过多的执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哲学的淡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蔺君高”是谁?
“望城只叹息,尽付西山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感慨,但杜甫更加强调个人的悲苦,而曹勋则更多关注历史的轮回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