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9:13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年轻人虽然也不太重视汤和武的功绩,却并不轻视秦始皇和汉武帝。如果设想一下这些英雄在晚年时,温柔安逸的生活又能在哪里呢?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洵,号佩弦,晚号香山居士,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其诗作多抒发对社会时事的感慨,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思考,对年轻人对历史的态度的批判,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英雄的功绩与现代年轻人的态度,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以“少年”开篇,直接指出当代年轻人对历史人物的轻视态度,尤其是对汤和武的贬低,而对秦皇与汉武则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接着,诗人设想英雄在晚年之际,面对温柔安逸生活的种种疑问,暗示这种生活的短暂与不确定。
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还蕴含了对于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自己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感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意,同时反思年轻人对历史的态度,展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汤武”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诗中“不薄秦皇与汉武”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但其情感更为浓烈和悲壮,而龚自珍则在冷静中透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