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36
万境全归一瞬中,山河日月尽含容。若将明暗分迷悟,公案从今又一重。
万物的境界都归于这一瞬间,山河、日月都尽在其中。如果能够将明暗分别开来,迷与悟的境界又将再上一层。
“公案”源自佛教,指的是禅宗中师徒间讨论的难题,常常用以启发弟子思考。此处用以表示在明悟与迷惑之间的境界。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哲理和自然为主题,风格独特,常常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的一个闲适时刻,可能是他在德甫席上与友人聚会时所作,借以表达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哲学思考的风潮。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哲学思考的深邃。开篇“万境全归一瞬中”,将万物的复杂与纷繁化为一瞬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瞬间的深刻领悟,暗示着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而“山河日月尽含容”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瞬间的广度与深度,强调自然界的宏大与包容。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明与暗的对立,似乎在引导读者思考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与暗的分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心灵的觉悟。最后一句“公案从今又一重”则表明,理解和领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寓意着人生的修行与探索永无止境。整首诗结合了哲理与自然,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宇宙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领悟与探索,强调在短暂的瞬间中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鼓励人们在明与暗之间不断寻求自我觉悟。
诗中“万境全归一瞬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时间的流动
B. 万物的统一
C. 自然的变迁
D. 人生的短暂
“公案从今又一重”中的“公案”指的是什么?
A. 问题
B. 道理
C. 迷惑
D. 感悟
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李弥逊关注瞬间的领悟,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二者展现了不同的哲学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