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21
悼石湖三首
作者: 姜夔 〔宋代〕
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
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
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
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石湖的怀念与感慨。诗人未曾做过像龙蛇一样的梦,却惊讶地听到了闪电般的消息。百年间没有这样的老人,而千首诗歌又属于谁呢?希望公能够长久安康,但谁又知道世事会如何变化?因此,诗人感到忧国之泪,像是在高冢上安卧着的麒麟。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以词的清丽和意境深远而著称,曾任职于官场,后因政治原因辞官,晚年隐居。其作品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些社会动荡或个人变故后所作,体现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悼石湖三首》是姜夔对时局变化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忧伤与思考。开篇“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用意象鲜明的比喻引出诗人的惊愕与无奈。龙蛇梦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然而现实中却是突然到来的变故,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
接下来的“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则是一种对生命与时间的沉思。诗人感叹在漫长的百年中,自己似乎未能见到真正的智者,而那些诗篇又归属谁呢?这种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孤独感,构成了诗的内在张力。
“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表达了对伟人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无奈。最后一句“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和对历史的思索。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姜夔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感慨,映射出对国家、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时间流逝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同时展现出一种忧虑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未作龙蛇梦”中“龙蛇”象征什么?
A. 理想与美好
B. 现实与困惑
C. 时间与历史
诗中提到的“酸风”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国忧民
C. 无所谓
“高冢卧麒麟”中的“麒麟”象征着?
A. 普通人
B. 历史伟人
C.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