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8
寄五郎兼示十五郎
作者:陆游
八十九十老可惊,
白发森然憎镜明。
身当游岱尚少驻,
书欲藏山殊未成。
大儿为国戍绝塞,
季子伴翁亲短檠。
古人已矣不可作,
夜阑抚几叹平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感慨与对儿子的牵挂。作者已年近九十,感叹自己白发苍苍,难以忍受镜子中的自己。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他希望能游览泰山,却又未能如愿。大儿为国戍边,季子在身边陪伴,短暂的亲情温暖着老人的心。古人已逝,无法再见,夜深人静时,作者抚摸着案几,感叹自己的一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文学成就卓越,以豪放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回顾与总结。年岁已高,身世苍桑,诗人通过对家庭、国家的思索,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陆游的《寄五郎兼示十五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与对家庭的挂念。诗中前四句以老年人的视角,描绘出岁月的流逝和白发的无奈,开篇即以“八十九十老可惊”引出其衰老状态,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接下来的“憎镜明”更是直接揭示出他对衰老的反感与自我认知的悲凉。
后四句则转向家庭,诗人提到大儿戍边,反映出他作为父亲的骄傲与忧虑;季子陪伴在旁,虽短暂但却充满温情,令孤寂的老年生活倍感些许宽慰。最后两句道出“古人已矣不可作”的无奈,表达了对已逝青春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刻地描绘出老年人的孤独与思索,既有对家庭的珍视,也有对历史的感叹,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感慨,突出陆游身为老者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诗人年纪多大?
诗人对镜子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游岱”指的是?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寄五郎兼示十五郎》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家庭与国家的联系,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上的差异,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寄托。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诗作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