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时间: 2025-04-30 12:57:36

诗句

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

脱冠解带坐终日,花落石床春自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7:36

原文展示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密叶萧森翠幕纡,
暂来犹恨不长居。
脱冠解带坐终日,
花落石床春自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优美的画面,诗人坐在东园的石床上,四周翠绿的树木密密匝匝,像一幅绿色的帷幕。诗人感到来此短暂,心中有些遗憾,渴望能长久居住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于是,诗人放下帽子,解开衣带,悠闲地坐着,任凭时间流逝,春天的花朵在石床上悄然凋落,却依然显得如此自然和宁静。

注释

  • 密叶:指茂密的树叶。
  • 萧森:形容树木繁茂而幽静。
  • 翠幕:青翠的帷幕,形容浓密的树叶像幕布一样遮挡。
  • 暂来:暂时来此。
  • 犹恨:仍然感到遗憾。
  • 脱冠解带:形容放松心情,休闲自得。
  • 石床:指石制的床,诗人在此处休息。
  • 春自如:春天的景象依然如故。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以“东园桧屏石床”作为背景,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与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治国理政和历史的教训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园,可能是诗人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宁静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密叶萧森翠幕纡”,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而“暂来犹恨不长居”则流露出诗人对短暂游历的惋惜,突显出一种人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脱冠解带坐终日”,诗人选择放松身心,摆脱世俗束缚,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洒脱与从容。而结尾“花落石床春自如”,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虽花落却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密叶萧森翠幕纡:浓密的树叶如同青翠的幕布,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2. 暂来犹恨不长居:暂时来到这里,心中仍然感到遗憾,表现出不舍。
    3. 脱冠解带坐终日:放下帽子,解开衣带,享受悠闲的一天,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4. 花落石床春自如:春天的花虽已凋落,但石床上仍旧春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法则。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翠幕”形象地描绘出树叶的繁茂。
    2. 拟人:无形中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花落”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
    3. 对仗:诗中对偶工整,如“脱冠解带”和“坐终日”。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对短暂生活的珍惜和对永恒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密叶:象征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生机。
  • 石床:代表着简单与安宁,诗人心灵的栖居之所。
  • 花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密叶萧森翠幕纇”中的“萧森”指的是: A. 繁密的树木
    B. 萧条的景象
    C. 绿色的树林

  2. 诗人对短暂生活的感受是: A. 愉快
    B. 失落
    C. 无所谓

  3. “脱冠解带坐终日”体现了诗人的: A. 忙碌
    B. 悠闲
    C. 担忧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景色与宁静,而司马光则在春天的氛围中流露出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司马光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月 忆元九 送客南迁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商山路有感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凝即睦州之民也) 湖上闲望 雨中题衰柳 病中诗十五首。病中五绝句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省役薄赋 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裁云 殢雨尤云 小字头的字 殷殷 音字旁的字 直劲 离歌 昌霍 癶字旁的字 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玩物丧志 望衡对宇 包含绣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一语中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