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2:19
河北道中作
作者: 司马光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
这几年来,黄河的水流向东回转,眼前满目都是浓密的阴云,桑田的景象一片苍翠。河流与原野的变化没有尽头,万物的气息在这里不会常常保持宁静。
“桑田”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原意为桑树田地,寓意大自然的变化无常。诗中提到的“川原变化无终极”,体现了对自然变化深刻的感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思考。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与欧阳修、范仲淹并称。司马光以其史书《资治通鉴》闻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观。
《河北道中作》是司马光在游历河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与思考。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思索。
《河北道中作》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河势东回今几年”设定了时间的背景,表明河流的东回变化与时间的流逝关系密切。接着“浓阴满目尽桑田”描绘了阴云密布、桑田遍野的景象,暗示着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世间的无常。最后两句“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中,诗人通过对川原景象的无尽变化和自然气息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思考历史。这首诗文笔简练,情感深邃,充分展现了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司马光对宇宙与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时间的敬畏。
诗中提到的“河势”指的是哪个河流?
“浓阴满目尽桑田”中的“浓阴”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川原变化无终极”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杜甫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司马光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和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