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皮日休悼鹤

《和皮日休悼鹤》

时间: 2025-04-23 19:28:48

诗句

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风林月动疑留魄,

沙岛香愁似蕴情。

雪骨夜封苍藓冷,练衣寒在碧塘轻。

人间飞去犹堪恨,况是泉台远玉京。

经秋宋玉已悲伤,况报胎禽昨夜亡。

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绕荷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8:48

诗词名称: 和皮日休悼鹤

作者: 魏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风林月动疑留魄,沙岛香愁似蕴情。
雪骨夜封苍藓冷,练衣寒在碧塘轻。
人间飞去犹堪恨,况是泉台远玉京。
经秋宋玉已悲伤,况报胎禽昨夜亡。
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绕荷塘。


白话文翻译:

我想写诗向冥冥之中询问,怎能让灵魂化作浮云?
风吹树林,月光摇动,仿佛留住了我的魂魄;
沙洲上的香气愁绪,似乎蕴藏着深深的情感。
雪白的骨骼被夜色封闭,冰冷的青苔让人感到寒意;
轻薄的衣衫在碧波荡漾的池塘边显得如此寒冷。
人间的飞逝让我难以释怀,更何况是那远在玉京的泉台。
经过秋天,宋玉已感到悲伤,何况昨夜那只鸟儿也亡了。
霜晨醒来无处可问,伴着僧人弹指声游走在荷塘边。


注释:

  • 杳冥: 指冥冥之处,形容幽暗深邃的地方。
  • 灵化: 指灵魂的变化或转化。
  • 沙岛: 指沙洲,水中的小岛。
  • 雪骨: 形容白色的骨骼,暗示死亡的寒冷。
  • 练衣: 指轻薄的衣物。
  • 泉台: 指泉水边的平台,象征幽静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宋玉: 指战国时期的著名辞人,其诗作多表达对逝去事物的哀伤。
  • 玉京: 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人间与天界的遥远和不可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写景抒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是对鹤的悼念,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高洁,诗人通过对鹤的追思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逝去事物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鹤的悼念,探讨了生与死、现实与幻影之间的关系。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死亡和灵魂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省。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风林月动”、“沙岛香愁”,不仅营造了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还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逝去的无尽思念。

接着,诗人用“雪骨夜封苍藓冷”来表现生命的脆弱与寒冷,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当提到“人间飞去犹堪恨”时,诗人更是表达了对人世间浮华的无奈与惋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宋玉,进一步深化了生死主题的探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中,诗人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生命的哲思,流露出对逝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魏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悲伤与自然的美感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欲裁诗问杳冥: 直接想用诗去询问幽暗的冥冥之地。
  • 岂教灵化亦浮生: 难道要让灵魂也变成浮云般的生命。
  • 风林月动疑留魄: 风吹动树林,月光摇曳,让人怀疑灵魂是否留在此地。
  • 沙岛香愁似蕴情: 沙洲上的香气充满愁绪,似乎蕴藏着深厚的情感。
  • 雪骨夜封苍藓冷: 雪白的骨骼在夜里被冷冷的青苔覆盖。
  • 练衣寒在碧塘轻: 轻薄的衣衫在碧波荡漾的池塘旁显得寒冷。
  • 人间飞去犹堪恨: 人世间的飞逝让人难以释怀。
  • 况是泉台远玉京: 更何况那远在玉京的泉台。
  • 经秋宋玉已悲伤: 秋天已经过去,宋玉也感到悲伤。
  • 况报胎禽昨夜亡: 更何况昨夜那只鸟儿也已死去。
  • 霜晓起来无问处: 霜晨醒来却无处可问。
  • 伴僧弹指绕荷塘: 伴随着僧人的弹指声游走在荷塘边。

修辞手法:

  • 比喻: “灵化亦浮生”比喻生命的短暂。
  • 拟人: “风林月动”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鹤的悼念为主线,探讨了生死离别的主题,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思和对短暂生命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长寿与高洁。
  • : 代表思念与孤独。
  • : 传达寒冷与死亡的意象。
  • 荷塘: 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李白
    B. 宋玉
    C. 杜甫

  2. 诗中的“沙岛香愁”意指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深厚的情感
    C. 生命的短暂

  3. “人间飞去犹堪恨”表达了什么感情?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魏朴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但魏朴更侧重于生死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魏朴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儗放翁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春恨 鹧鸪天 其一 为其年题九青卷 鹧鸪天 参观北大,在未名湖畔蔡元培先生塑像前留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天下归心 功不唐捐 风马不接 状貌不及中人 单耳刀的字 令疵 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真北 营饰 能事毕矣 包含颍的词语有哪些 面上 辛字旁的字 小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