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六日雨而甚微

《初六日雨而甚微》

时间: 2025-05-10 08:50:36

诗句

旱势若燎火,雨粒如投珠。

望望恐不及,嗷嗷欲成呼。

叩龙探古湫,号佛喧通衢。

山川祷斯必,社稷报不渝。

古人之所是,今人之所迂。

龙神与社鬼,其事亦区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0:36

原文展示:

初六日雨而甚微 赵蕃 〔宋代〕

旱势若燎火,雨粒如投珠。 望望恐不及,嗷嗷欲成呼。 叩龙探古湫,号佛喧通衢。 山川祷斯必,社稷报不渝。 古人之所是,今人之所迂。 龙神与社鬼,其事亦区区。

白话文翻译:

旱情如同燃烧的火焰,雨点却像投掷的珍珠般稀少。 人们期盼着雨水,担心它来得不够,哀叹声此起彼伏。 敲打龙像探寻古老的深潭,呼喊佛祖在繁忙的街道上喧哗。 向山川祈祷必定得到回应,对社稷的报答不会改变。 古人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今人的行为显得迂腐。 龙神和社鬼,这些事情也不过是小事。

注释:

  • 燎火:燃烧的火焰。
  • 投珠:比喻雨点稀少珍贵。
  • 望望:期盼的样子。
  • 嗷嗷:哀叹声。
  • 叩龙:敲打龙像,古代祈雨的一种方式。
  • 古湫:古老的深潭。
  • 通衢:繁忙的街道。
  • 社稷:古代国家的象征。
  • 区区:小事。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描绘了旱灾时期人们祈雨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传统祈雨方式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旱灾时期人们的焦虑和期盼。诗中“旱势若燎火,雨粒如投珠”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旱情的严重,又突出了雨水的珍贵。后文通过“叩龙探古湫,号佛喧通衢”等句,展现了人们祈雨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祈雨方式的怀疑和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传统习俗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旱势若燎火,雨粒如投珠”: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旱情的严重和雨水的珍贵。
  • “望望恐不及,嗷嗷欲成呼”: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焦虑。
  • “叩龙探古湫,号佛喧通衢”:描绘了人们祈雨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祈雨方式的怀疑和反思。
  • “山川祷斯必,社稷报不渝”: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国家的敬畏。
  • “古人之所是,今人之所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深刻思考。
  • “龙神与社鬼,其事亦区区”: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祈雨方式的怀疑。

意象分析:

  • 燎火:象征旱情的严重。
  • 投珠:象征雨水的珍贵。
  • 叩龙、古湫:象征祈雨的传统方式。
  • 通衢:象征社会的繁忙和喧嚣。
  • 社稷:象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旱势若燎火”比喻了什么? A. 雨水的珍贵 B. 旱情的严重 C. 人们的焦虑 D. 祈雨的方式 答案:B

  2. 诗中“雨粒如投珠”比喻了什么? A. 雨水的珍贵 B. 旱情的严重 C. 人们的焦虑 D. 祈雨的方式 答案:A

  3. 诗中“叩龙探古湫”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人们祈雨 B. 人们焦虑 C. 雨水的珍贵 D. 旱情的严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
  • 白居易《卖炭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初六日雨而甚微》: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但杜甫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战乱的影响,而赵蕃的诗则聚焦于旱灾时期人们的祈雨活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前人韵以寄 用梅山醉中韵三首 次韵竺梅潭 次韵赵景文见寄 次韵弟观喜雨二首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到倪庵 答前人用前韵来谢 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 题严子陵钓台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休沐 石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包含艺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穹昊 雪案萤灯 唇枪舌剑 九十春光 鲜苞 人微权轻 雨条烟叶 客侣 采字旁的字 涕开头的成语 望尘而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