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时间: 2025-05-03 22:12:04

诗句

秋风昨夜来,声满梧桐树。

故人渺天末,此夕谁与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2:04

原文展示:

秋风昨夜来,声满梧桐树。故人渺天末,此夕谁与度?

白话文翻译:

昨夜秋风吹来,响声充满了梧桐树。故友在天边渺渺难觅,今晚又有谁来陪我度过这个时光?

注释:

  • 秋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梧桐树:古人常用梧桐树来表达思乡和寂寞的情感。
  • 故人:旧友,代表着过去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 天末:指遥远的地方,表明与朋友之间的距离。
  • 此夕:今晚,指当前的时刻。

典故解析:

梧桐树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联。在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也有类似的意象。而“故人渺天末”则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背景: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国事、家国情怀,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情感而著称。本诗创作于晚年,时值社会动荡,陆游身处的历史背景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为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陆游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年事已高的他,常常回忆起往昔的友人和青春的岁月,尤其是在秋天这个象征成熟与衰老的季节,更加引发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和梧桐树的意象,传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故友的怀念。秋风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换,更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诗的开头以“秋风昨夜来”引入,简单而直接,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和萧瑟,仿佛是自然界的呼应。在“声满梧桐树”中,声响不仅是音响的存在,更是思念的回响,增添了孤独的氛围。接下来“故人渺天末”一句,诗人用“渺”字描绘出故友的遥远和难以触及,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此夕谁与度”,则是直接的孤独感的体现,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风昨夜来:秋风在夜间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 声满梧桐树:梧桐树上的风声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增强了秋季的凄凉感。
    • 故人渺天末:对故友的思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无奈的情感。
    • 此夕谁与度:夜晚的孤独,诗人渴望有伴,却又感到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拟人:声满梧桐树,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孤独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深思。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带来凉意的同时也带来了思念。
  • 梧桐树:古代文人常用梧桐树表达离别、思念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故人:代表着过去的友情和温暖,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 A. 亲人
    • B. 老朋友
    • C. 陌生人
  2. 诗中“声满梧桐树”中的“声”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风声
    • C. 人声
  3. “此夕谁与度”的意思是什么?

    • A. 今晚与谁一起度过
    • B. 今晚的月亮很美
    • C. 今晚有很多朋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新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但陆游更多地体现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杜甫则侧重于兄弟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苦楚。两首诗在意境上互为映照,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维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鉴赏辞典》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查询

陈推官幽居十咏·溪上赋诗 湘阴道中 两鹤 劝农出郊三绝 次韵子大四绝 其四 与滕元英 和周南吉二绝 过灵塔寺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 和至卿叙述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枕方寝绳 鱼字旁的字 傲雪欺霜 绮里 间见层出 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瘦羊博士 欠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遗屙 密石 示字旁的字 防汛 勇冠三军 冰颜 包含拾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