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6
冶城楼
春秋将绝书刘子,
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
我来偶作冶城楼。
春秋时期的历史即将结束,刘备的事迹也将被书写下来;汉朝的历史虽然最终讲述了诸葛亮的功绩。旧国的人民不知道他们的英烈仍然在这里,我偶然间来到了冶城楼。
黄度,生平事迹不详,可能生活在古代某个时期。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怀念。
这首诗写于一个历史的转折期,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感受到历史英雄的遗留和人们对此的无知,因此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冶城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春秋时期和汉朝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的“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不仅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刘备和诸葛亮,还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用“旧国不知遗烈在”来表达对历史的无奈和对英烈的缅怀,似乎在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英雄所作出的贡献。最后的“我来偶作冶城楼”则将个人的存在与历史的伟大连接起来,表明诗人对旧国的情感,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渺小却又不容忽视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强调历史英雄的功绩应当被铭记,提醒后人不要遗忘过去的辉煌。
诗中提到的“刘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张飞
D. 诸葛亮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A. 描述古战场
B. 提及历史人物
C. 叙述个人经历
D. 讲述民间传说
诗中“旧国不知遗烈在”的意思是:
A. 旧国的英雄已经消失
B. 人们不知道历史的伟大
C. 人们铭记历史
D. 英雄的事迹被遗忘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朋友的怀念,风格上相对抒情,主题则更侧重友情与离别。而黄度的《冶城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遗留与英雄的追忆,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