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

时间: 2025-04-30 21:37:31

诗句

一枝浓艳照华堂。

暖*贮春光。

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

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

静怜疏影伴昏黄。

添麝入*香。

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

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31

原文展示:

一枝浓艳照华堂。暖贮春光。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静怜疏影伴昏黄。添麝入香。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白话文翻译:

一枝艳丽的花朵在华丽的堂室中绽放,温暖的春光在其中蕴藏。对画生动的形态不必羡慕徐熙的笔法,真正的风流自是在百子池旁。花儿点缀着红妆如玉的面颊,帘子轻垂如同淡雅的宫妆。静静地怜惜那疏影与昏黄的灯光相伴,香气中添了麝香。可惜花已凋零,人也渐老,但情缘依旧存在,云屏后银烛高高点亮。细细地倒入一杯春露,伴随着微雨在东墙轻歌。

注释:

  • 浓艳:形容花色鲜明、艳丽。
  • 暖贮春光:温暖的春光积蓄在花中。
  • 徐熙:徐熙,北宋著名的花鸟画家,以生动的画风著称。
  • 百子池:位于北京,是古代园林中著名的景点。
  • 红妆玉颊:形容花朵如女子妆容般美丽。
  • 宫妆:指宫廷女子的妆容,典雅而精致。
  • 疏影:指花影稀疏的样子,暗示花的清幽。
  • 添麝:加入麝香,增添香气。
  • 惜花人老:对花的怜惜与人的衰老形成对比。
  • 云屏:屏风,通常装饰华丽。
  • 春露:春天的露水,象征清新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字子贞,号白云山人,元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文人追求雅致与闲适的生活。王恽通过描写杏花,表达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是王恽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杏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开头的“一枝浓艳照华堂”,以鲜艳的杏花为引,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光中。接着,诗人引入徐熙的画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暗示真正的风流是自然中的生动景色,而非单纯的技艺展现。

在对花的细腻描写中,王恽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诸如对仗和比喻,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和画面感。通过“静怜疏影伴昏黄”,诗人传达了对花朵的怜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以“细泻一杯春露”收尾,象征着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在明丽中透着一丝哀愁,使人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了王恽深邃的艺术视野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枝浓艳照华堂:生动描绘出杏花的鲜艳,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2. 暖贮春光:突出春光的温暖与活力。
  3. 写生莫羡徐熙笔: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强调不必羡慕画家的技艺。
  4. 风流在百子池傍:真正的风流是自然中的美景。
  5. 点缀红妆玉颊:花朵如同女子的妆容,增添了美感。
  6. 帘苫粉淡宫妆:形象化的描写,展示了清淡雅致的美。
  7. 静怜疏影伴昏黄:展现诗人对花的怜惜与孤独的情感。
  8. 添麝入香:增添了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9. 惜花人老情缘在:花虽凋零,但情感依旧存在。
  10. 云屏晚银烛高张:高耸的烛光映衬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11. 细泻一杯春露:象征春天的珍贵与生命的流逝。
  12. 浩歌微雨东墙:意象丰富,表达了在春雨中高歌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美人的妆容,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如“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惜花人老”赋予花与人的情感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杏花的盛开与凋谢,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灯光:象征着温暖与陪伴。
  • 春露:象征生命中的珍贵时刻。
  • 麝香:象征芬芳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恽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徐熙”是哪一领域的人物?

    • A. 书法家
    • B. 画家
    • C. 音乐家
  3. “惜花人老情缘在”中的“情缘”指的是什么?

    • A. 对花的感情
    • B. 对人的感情
    • C. 对生活的感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恽的《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王恽更侧重于对美的细腻描摹与人生感慨,而白居易则是通过草的生长与凋谢,表现人生的离别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恽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河北渡漫兴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 赠张燕客 襄阳曲 冬闺夜怨 长信草 林天孙自漳州来见访,天孙乃黄石斋先生弟子,时黄先生被逮 古意 古意 下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众少成多 反朴归真 业宇 口口相传 霞月 牙字旁的字 零零碎碎 工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厚积薄发 口呆目钝 得售其奸 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伸结尾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凑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