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30:44
木兰花慢 赋木犀香数珠
作者: 厉鹗 〔清代〕
讶熏炉未烬,分秋宇染铅丹。
正露重铜盘,风摇钿粟,暗和沈檀。
珊珊。佩璎零乱,捣花房声共晓钟閒。
一串胸垂圆相,双心臂缠清寒。
窗閒。待洗尘烦。斜挂处藕丝单。
认现住冰轮,前身香国,不算缘悭。
更番秋期细数,胜纤痕留印在雕阑。
宛转仍酬密愿,氤氲难解连环。
这首词的表面意思是,香熏炉的香气还未散去,透过秋天的天空,映染出铅灰色的丹青。露水沉重地落在铜盘上,微风摇曳着黄金般的细粒,暗中与沉香交融。佩戴的琉璃珠子散落一地,捣花的声音与晨钟交织在一起。胸前挂着一串珠子,双臂缠绕着寒冷的空气。窗前,等待着洗去尘烦,斜挂着藕丝般的细绳。认出冰轮的现身,前生的香国,不能算作是缘分的错失。再一次细数秋天的时光,胜过纤细的痕迹留在雕刻的栏杆上。宛转之间依然回应着密切的愿望,氤氲的气息难以解开如同连环的情感。
作者介绍:厉鹗(约1710-约1772),清代诗人,字惟白,号玉山,江苏人。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文人追求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香气、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细腻体验。
《木兰花慢》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秋天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全词以香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淡雅的氛围。诗中通过描写熏炉、露水、风摇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词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特别是“待洗尘烦”,体现了对世俗烦恼的淡泊态度,反映了文人在繁忙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词人通过“冰轮”、“香国”等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诗中反复提到的“细数”和“连环”,则展现了情感的缠绵与复杂,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美好时常与往事的纠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深邃与审美追求。
诗词测试:
“熏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宁静的氛围
C. 刺激的情感
D. 不安的心情
词中提到的“香国”代表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现实的困扰
D. 未来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