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2:06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於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余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心中已如鬓发般灰白,生活的压力比织布机还要紧迫。
经历万事,似乎变得没有什么值得挂念,恍惚间才意识到自己依然拥有太多。
在田间乞求生存也可以接受,若得功名,究竟又能如何?
闲暇之余,庆幸边疆战火平息,且在酒樽前痛痛快快地歌唱吧。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质朴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著称。李曾伯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壬子年夏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生活压力的思考,及对功名与安宁生活的感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士人的生活常常充满了压力和矛盾,李曾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安宁的追求。
《壬子夏偶成》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心已灰如鬓已皤”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作者自觉年华已逝,生活的重压使得心情沉重,仿佛头发已白。这种自我感知的深刻性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
接着,作者将生活的紧迫与万事的无奈结合,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在经历了许多之后,作者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生活的重担。在反思中,诗人提出了田里乞求生存的想法,这是一种无奈的接受,但却也透出一丝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作者在边疆安宁的背景下,选择与友共饮,歌唱。这种态度显得洒脱而豁达,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充满压力,但在闲暇时光中,仍需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呈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成熟的心态,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为主线,表达了对生活压力的感慨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困惑时的淡泊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生活的压力?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心情状态是:
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相思》对比,李曾伯的诗更多反映了对生活压力的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情感的柔美与思念的深切。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