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42
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
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
灯火宵明卖酒家。薄醉话周遮。
清露无声湿臂纱。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
自棹轻舟宿藕花。
水阁倒映着晚霞,箫声和鼓声迎接着神灵,笑语喧哗。
破碎的湖山景色点缀其间,显得繁华。
灯火通明的酒家在夜晚热闹非凡,微微醉酒谈论世事。
清晨的露水无声地湿润了我的衣袖,堤边的柳树在昏暗中笼罩着残月的影子,横斜不定。
我轻轻划着小舟,停泊在满是藕花的地方。
作者介绍:薛时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其诗风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六月的一个夜晚,诗人邀友至湖上纳凉,借景抒情,表现了夏夜的宁静和欢愉的氛围,反映了清代文人闲适的生活与文化气息。
这首《南乡子 六月十八夜呈甫仲修邀至湖上纳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夜湖上的宁静与欢愉。首句“水阁映残霞”,以水阁的倒影引入,既展现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的“箫鼓迎神笑语哗”,则营造了一种热闹的氛围,仿佛可以听见乐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一句中,诗人用“破碎”和“重点缀”来形容湖山的景色,隐喻着自然的美好与瞬息万变的特点,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随着灯火通明的酒家出现,诗人描绘了人们在夜晚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闲暇时光的欢愉与谈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清露无声湿臂纱”和“堤柳暗笼残月影,横斜”两句,诗人引入了清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与清晨交替的时刻,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最后一句“自棹轻舟宿藕花”则带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仿佛诗人正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还融入了人文情感,描写了生活的美好与闲适,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反映出诗人在宁静的夏夜中与友人欢聚的美好时光,传达出一种恬淡与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阁映残霞”中的“残霞”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霞光
B. 傍晚的晚霞
C. 临近黄昏的光影
D. 晨曦的辉光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薄醉”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痛苦
B. 兴奋
C. 轻松愉快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