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29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炼安可齿?
淬花不莹鹈膏,掉鞘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绣涩混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疲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未四十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剑术和英雄气概的追忆与思考。诗人提到自己先辈留下的剑,曾在吴潭里斩杀蛟龙。他虽然拥有这样的武器,却不愿意因此而追求功名。诗中提到的鸡林和昆吾,象征着武器的坚硬与珍贵,却与自己的经历相对比,显得微不足道。回忆起昔日的战斗,如同破竹般轻松,而如今的铅刀却无用,仿佛是荆山玉一般的珍贵却不被使用。诗人感慨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渴望将自己的才华用在武库中,但作为书生却只能无奈地挂在墙上,尽管心中仍怀抱英雄的梦想。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慨万千。作品融合了对剑术的热爱与对英雄气概的追忆,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王冕的《剑歌行次韵》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中通过对剑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渴望和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起初,诗人提到先辈的剑,象征着传承与荣耀,斩蛟的壮举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的传递。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现实的失落感逐渐显露,过去如破竹般的胜利如今却被平淡的铅刀所替代,象征着才华与理想未能得到施展的失落。诗中“惊雷夜作青龙哭”一句,强烈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的情感,仿佛在昭示着英雄梦的破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冕在诗中展现出的清高与无奈,让人对其理想的追求与未能实现的遗憾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炼安可齿?
淬花不莹鹈膏,掉鞘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绣涩混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疲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未四十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与对自身无奈的感慨。通过对剑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理想的渴望,反映了时代对个体的压迫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斩蛟”指的是?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青龙哭”象征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