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09:57
橐驼已矣树多病,后世谁能谕官政?
盘根银节入盆盂,岂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结盖拥绿云,皮肤转卷生虫纹。
幽人重之如重宝,置诸座右同佳宾。
时时玩赏勤拂试,要做人前好颜色。
自怜无路接春风,惭愧荆榛得甘泽。
人言此树受恩爱,我独悲之受其害。
既无所资无所求,何故矫为阿媚态?
嗟哉木命既有亏,其所玩者何为奇?
君不见石家珊瑚高且贵,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见李家花木比异珍,于今野草秋烟昏。
姚黄魏紫夸艳美,看到子孙能有几?
人生所重重有德,耳目之娱何足齿?
我知万物各有缘,胡不听之于自然?
平原太谷土无限,樗栎能与天齐年。
此树那宜此中种,器小安能成大用?
愿君移向长林间,他日将来作梁栋。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09:57
橐驼已矣树多病,
后世谁能谕官政?
盘根银节入盆盂,
岂伊妡生之本性?
童童结盖拥绿云,
皮肤转卷生虫纹。
幽人重之如重宝,
置诸座右同佳宾。
时时玩赏勤拂试,
要做人前好颜色。
自怜无路接春风,
惭愧荆榛得甘泽。
人言此树受恩爱,
我独悲之受其害。
既无所资无所求,
何故矫为阿媚态?
嗟哉木命既有亏,
其所玩者何为奇?
君不见石家珊瑚高且贵,
今日根株在何地?
又不见李家花木比异珍,
于今野草秋烟昏。
姚黄魏紫夸艳美,
看到子孙能有几?
人生所重重有德,
耳目之娱何足齿?
我知万物各有缘,
胡不听之于自然?
平原太谷土无限,
樗栎能与天齐年。
此树那宜此中种,
器小安能成大用?
愿君移向长林间,
他日将来作梁栋。
这盆里的树已经病了,
后人谁能明白官场的道理?
树根缠绕着银色的节,扎在盆子里,
这岂是它本来的命运?
树冠如同云彩般蓬松,
表皮却卷曲生出虫纹。
隐士把它视为珍宝,
把它放在身边当作贵宾。
时不时玩赏,轻轻抚试,
只为在人前显示好颜色。
我自怜无路可通春风,
惭愧的是荆棘能得甘露。
人们说这树受到恩宠,
我独自悲哀它受其害。
既然没有依靠和追求,
为何要故作谄媚的姿态?
唉!木命既然有损,
所玩赏的又有什么稀奇?
难道你没见过石家的珊瑚高贵且珍稀,
如今的根株又在何处?
又难道你没见过李家的花木异乎寻常,
如今却只剩下野草和秋烟?
姚黄魏紫虽美艳,
可到头来子孙能有多少呢?
人生所重重在于德行,
耳目之娱又算得了什么?
我知道万物各有缘分,
为何不听从自然的安排?
平原和谷地的土壤无限,
樗树和栎树也能与天齐年。
这树根本不该在这里栽种,
小器具怎么能成就大用?
我希望你把它移到长林中,
将来它能成为栋梁。
王冕,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盆中树》创作于王冕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树木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狭小环境中追求美好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盆中树》是一首反映王冕对生命和自然深刻理解的诗作。诗中通过盆中树的生长困境,隐喻了人的处境。树木在盆中,无法与自然环境直接相连,体现了诗人对被限制的生命状态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橐驼已矣树多病”,直指这棵树的脆弱和不幸,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生命的压迫。
在生活的喧嚣中,诗人选择隐居,常常思考“人言此树受恩爱,我独悲之受其害”,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他用“童童结盖拥绿云”描绘树的外貌之美,然而内心却充满了对其命运的悲凉感。诗中“我知万物各有缘,胡不听之于自然?”更是强调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人类自我限制的反思。
诗的最后一部分,王冕希望将这盆树“移向长林间”,意在表达对自由和广阔天地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诗歌通过对盆中树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生命力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环境对个体生命影响的思考,强调应尊重自然规律,追求真实的生命价值。
王冕的《盆中树》主要描写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童童结盖拥绿云”描绘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愿君移向长林间”表达了什么愿望?
《盆中树》与《静夜思》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