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4:49
解连环·玉鞭重倚
作者: 姜夔 〔宋代〕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在玉鞭上重倚,心中却沉吟不已,思念的情绪再度涌起。
大乔轻拨春风,小乔巧妙地移动筝弦,雁声在秋水上回响。
柳树在云松中显得有些怯懦,更何必在此时进行梳洗打扮。
那位携着羽扇的郎君,曾几何时在帘后,我曾一瞥他的半张面容。
西窗外,夜凉雨过天晴,感叹幽幽的欢愉还不够,何以轻言放弃。
问及后约,却只能空指蔷薇,想这美丽的溪山,何时重游。
水边驿站灯光昏暗,已在曲屏底边再见到那一幕。
唯有夜里皓月高照,照亮了她的沉睡。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沙,晚号无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婉、典雅,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解连环·玉鞭重倚》是姜夔在经历了一段情感波折后创作的词作。词中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与思念,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解连环·玉鞭重倚》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词作,展现了姜夔对爱情的细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词的开头通过“玉鞭重倚”引入,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状态,接着用“却沈吟未上”来表现内心的思绪重重,暗示着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词中的“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描绘出两位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象征着爱情中的美好回忆。而“雁啼秋水”则通过声与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动人的氛围,表现出对往昔温馨时光的怀念。
“柳怯云松”一句,表达出一种自然的怯懦与无奈,与后文的“何事轻弃”相呼应,突显了对情感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后,夜来皓月的意象温柔而令人感动,仿佛在诉说着对爱人的思念和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柔美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长久的思念。
整首词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
选择题:姜夔的《解连环·玉鞭重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失落与思念
C. 自然之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大乔”与“小乔”分别代表了____和____。
判断题:诗中“柳怯云松”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