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经由天台刘阮洞以雨作不及游

《经由天台刘阮洞以雨作不及游》

时间: 2025-05-07 17:04:30

诗句

松形夭矫学悄鸾。

怪石苍岩藓晕团。

地僻不容人迹到,云深更觉客衣单。

春归不见桃干树,月冷空馀水一滩。

欲问神仙向何处,山风吹雨作朝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30

原文展示:

松形夭矫学悄鸾。
怪石苍岩藓晕团。
地僻不容人迹到,
云深更觉客衣单。
春归不见桃干树,
月冷空馀水一滩。
欲问神仙向何处,
山风吹雨作朝寒。

白话文翻译:

松树的形状如同翩翩起舞的仙鹤,怪石嶙峋,青苔缭绕。这里偏僻得没有人烟,云深处更显得我衣衫单薄。春天来临,却不见桃树的花开,月光冷冷,只有一滩孤单的水。想要问问神仙们究竟在哪里,山风吹着雨,似乎让人感到一阵早晨的寒意。

注释:

  1. 松形夭矫:松树的形状修长而有韧性,像在翩翩起舞的仙鹤。
  2. 悄鸾:指的是轻盈的鸟,寓意优美的姿态。
  3. 怪石苍岩:奇特的岩石和苍翠的山岩。
  4. 藓晕团:青苔环绕成团,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景象。
  5. 地僻:指地势偏僻。
  6. 云深:形容云层很深,给人一种幽闭的感觉。
  7. 客衣单:作为客人,衣衫单薄,显得孤单。
  8. 桃干树:桃树,象征春天和生机,但此处却是“春归不见”,显得凄凉。
  9. 月冷:月光冷清,暗示孤寂。
  10. 水一滩:指水面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小滩。
  11. 欲问神仙:想要询问神仙的去处。
  12. 山风吹雨:描绘自然的环境,增添了寒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士龙,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频繁交往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不屑。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天台山的过程中所作。天台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描绘松树和怪石,生动地展示了天台山的奇特风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转入对人迹罕至环境的感慨,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春归不见桃干树”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桃树的缺失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而“月冷空馀水一滩”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水面空荡荡的景象与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欲问神仙向何处,山风吹雨作朝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形夭矫学悄鸾:松树的形状修长而优美,如同在空中翩翩起舞的仙鸟,表现了自然的灵动性。
  2. 怪石苍岩藓晕团:奇特的岩石和苍翠的山体上长满了青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独特。
  3. 地僻不容人迹到:这里环境偏僻,几乎没有人来往,突显了宁静和孤独。
  4. 云深更觉客衣单:云层深厚,使得作为客人的我更加感到衣衫单薄,暗示内心的孤独感。
  5. 春归不见桃干树:春天到了,却没有桃树的花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
  6. 月冷空馀水一滩:冷冷的月光照耀下,只有一滩孤单的水面,营造了寂寞的氛围。
  7. 欲问神仙向何处:想询问神仙们的去处,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山风吹雨作朝寒:山风带来的雨水使人感到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形夭矫学悄鸾”,将松树比作仙鸟,增加了诗的意象美感。
  • 拟人:通过“欲问神仙向何处”的设问,使自然环境似乎具有感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常与隐逸生活联系。
  2. 怪石:象征自然的奇特与不可捉摸。
  3. :通常代表着变幻无常,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4. 桃树: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繁荣。
  5. :象征孤独与流逝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形夭矫学悄鸾”描绘了什么?

    • A. 松树的形状
    • B. 仙鸟的舞姿
    • C. 自然的安静
    • D. 以上皆是
  2. “春归不见桃干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生命的无奈
    • C. 孤独与失落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山风吹雨作朝寒”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环境的寒冷
    • B. 诗人的心境
    • C. 朝霞的美丽
    • D. 神仙的隐居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但更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 李白的《夜泊牛头》则通过描写月夜与船泊,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过西兴 夜步天街书所见 杨花 岩桂花 兄寿弟 行淮 晓行 小楼雨中 小楼雨中 小楼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移孝为忠 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结尾的成语 软垫 包含兆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露斤斧 直眉楞眼 大字旁的字 畀矜 遗恨千古 靑字旁的字 根深叶茂 滃溶 曰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内流河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