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42:42
燕羽差池何处归,衔恩春傍主人飞。定须借与一巢稳,十载飘零事事非。
这首诗表达了燕子在春天的季节里,飞翔在主人身边的情景,诗人感叹燕子不知飞向何方,心中充满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十年、身世漂泊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归属与安宁,而“十载飘零”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的渴望。燕子通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代表希望与新生,但在此诗中,却暗含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这种反差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仲并,字不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仲并漂泊十年之际,表达了他在外游历的无奈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们追求安定生活的普遍心态。
这首诗用燕子作为象征,巧妙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燕子是春天的代表,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在诗中,燕子却“差池何处归”,反映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思考与渴望。诗的开头以“燕羽差池”引入,给人一种悠然的意境,然而接下来的“衔恩春傍主人飞”却暗示了燕子虽在春天飞舞,却并没有真正的归属。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一个“巢”的渴望,显露出他对安稳生活的期盼,体现了在外漂泊十年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一句“十载飘零事事非”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十年的流浪生活让他与世事渐行渐远,感到无所适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燕子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家庭、归属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哲理性。
整首诗围绕“归”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燕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什么有渴望?
“十载飘零”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有着对归属与亲情的描写,而仲并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生活安定的渴望,两者都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对安稳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