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16
感时
仲并 〔宋代〕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这首诗传来消息,听说一群盗贼已经侵袭淮水边,又把黄州的韩使君追逐而去。
我只能远望长安在天边,心中愁苦地看着天际的孤云。
作者介绍:仲并,生平不详,宋代诗人,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在这首诗创作时,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诗人通过对时事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感时》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篇提到“群盗下淮濒”,直截了当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群盗的出现使得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接着提到“又逐黄州韩使君”,暗示了社会的混乱不仅影响普通百姓,也波及到官员。这两句交代了背景,展现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局。
接下来的“却望长安在天上”,则转入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着繁荣与稳定,而“天上”则暗示这种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愁看天际有孤云”,孤云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助的境遇。整首诗情感浓郁,透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奈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集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群盗”指的是:
A. 官员
B. 盗贼
C. 农民
D. 商人
“长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乡村
B. 繁荣与安定
C. 战争
D. 孤独
“孤云”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焦虑
C. 孤独与愁苦
D. 放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