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时间: 2025-07-27 08:04:46

诗句

春服何当咏舞雩,凤池今是鲁真儒。

向令未解边城戍,能对东风一笑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46

原文展示

春服何当咏舞雩,凤池今是鲁真儒。向令未解边城戍,能对东风一笑无。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衣服何时才能歌颂舞雩(祭祀雨神的活动)呢?凤池如今已经是鲁国的真儒(指儒家文化盛行的地方)。假如我尚未理解边城的防守,是否还能对着东风微笑呢?

注释

  • 春服:春天的衣服,指春季的服装。
  • :吟咏,歌颂。
  • 舞雩:古代祭祀雨神的仪式。
  • 凤池:指鲁国的文化象征地,可能与孔子相关。
  • 真儒:真正的儒者,指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 向令:假如。
  • 未解:尚未理解。
  • 边城戍:边境城市的防守,指军队驻守的地方。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典故解析

  • 舞雩: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与农耕文化相关,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丰收的期盼。
  • 凤池:与鲁国的文化传承、儒家思想密切相关,暗示着诗人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 东风: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和生机,也可引申为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是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人情的关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诗人回顾自己在学术和社会活动中的身份与责任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儒家文化的自豪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儒家文化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切感受。开头以“春服何当咏舞雩”引入,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舞雩活动的向往,暗示着对自然节气变化的关注。接着提到“凤池”,则进一步强调了鲁国的文化重要性,显示了诗人对儒家传统的认同和珍视。最后一句“向令未解边城戍,能对东风一笑无”,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思考,虽然未能完全理解边境的防守状况,但仍希望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服何当咏舞雩: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想要在这个季节里歌颂传统的祭祀活动。
    • 凤池今是鲁真儒:强调鲁国作为文化发源地的地位,体现诗人对儒家文化的认同。
    • 向令未解边城戍:诗人自省,感慨自己尚未完全理解边境的防务问题,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
    • 能对东风一笑无:尽管面临困惑,诗人依然希望保持乐观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服”与“舞雩”、“凤池”与“真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东风象征春天与希望,体现诗人的乐观情怀。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

意象分析

  • 春服: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活力。
  • 舞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凤池:文化的象征,体现了对教育和道德的重视。
  • 东风:代表着希望与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衣服
    • B. 春天的衣服
    • C. 夏天的衣服
  2. “凤池”指代什么?

    • A. 一座池塘
    • B. 鲁国的文化象征
    • C. 一个军事防守地点
  3.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风
    • B. 春天的希望
    •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仲并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仲并更多地涉及文化与个人情感,而杜甫则强调自然的恩惠与生活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收录了仲并及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幼子思谊举次孙命名阳生 病中有感 思訦生朝分忠勤酒侑之以诗 长子思訦赴江西庾幕 题施山观音阁 水调歌头·客问矩山老 乳燕飞 己巳正月十二日纪事 咏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龙则灵 鲜果 人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苦口之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层峦迭嶂 赃估 自字旁的字 兵强将勇 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鞋弓襪小 包含屼的词语有哪些 寡廉鲜耻 毛字旁的字 伙多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