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魏宫

《魏宫》

时间: 2025-08-04 11:11:32

诗句

翡翠明珠入贡频,承恩长占邺宫春。

至尊莫信陈王赋,那得人间有洛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1:11:32

魏宫

作者: 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翡翠明珠入贡频,
承恩长占邺宫春。
至尊莫信陈王赋,
那得人间有洛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美丽的翡翠明珠频繁地被进贡,因而我长久享受着邺宫的春光。至于皇上,不要轻信陈王的诗歌,哪里能在人间找到洛神呢?

注释:

  • 翡翠: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美好和珍贵。
  • 明珠:指美好的珍宝,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
  • :进贡,指向朝廷献上珍宝。
  • 承恩:接受皇上的恩宠。
  • 邺宫:古代著名的宫殿,象征繁华。
  • 至尊:指最高统治者。
  • 陈王:指陈后主,陈后主的赋有名气,但多为虚幻。
  • 洛神:指《洛神赋》中的神女,象征绝世的美丽。

典故解析:

  • 陈王赋: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描述了洛神的美丽,但诗人用此来反映现实,暗示美好事物往往是虚幻的。
  • 洛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丽神话人物,象征着理想而不可得的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景升,号澹庵,明代杰出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思想活跃,诗人借古喻今,反映现实政治与人心的冷暖。

诗歌鉴赏:

《魏宫》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美玉的频繁进贡,表达对权贵生活的羡慕与反思。诗中提到的“邺宫春”,代表着繁华与享乐,但诗人却以“至尊莫信陈王赋”提醒统治者,不要轻信于虚幻的美好。这里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思考。最后“那得人间有洛神”一句,将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和现实的深刻反思,显示了高启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翡翠明珠入贡频:通过频繁的贡品形象,展示了权利的象征与奢华。
    2. 承恩长占邺宫春:通过“承恩”显示了对权贵的依附与享受。
    3. 至尊莫信陈王赋:提醒统治者不要迷信于表面的美好。
    4. 那得人间有洛神:用洛神的美丽表达现实的稀缺与理想的不可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玉比作珍贵的贡品,象征着权力与富贵。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虚构美好的揭示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力与美的批判。

意象分析:

  • 翡翠明珠:象征珍贵与奢华,代表权力。
  • 邺宫春:象征繁荣与享乐,代表权贵生活的理想。
  • 陈王赋:象征虚幻的美,代表美丽与现实的对立。
  • 洛神:象征绝世的美,代表理想与不可得。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翡翠明珠”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美丽
      • C. 财富
      • D. 尊荣
  1. “至尊莫信陈王赋”这句的意思是?
    • A. 统治者应相信虚构的美
    • B. 统治者不应信任表面的美好
    • C. 统治者应追求美丽
    • D. 统治者需要更多的贡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魏宫》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高启的作品更为直接地批判了权贵的奢华,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何元英 送符正民罢倅永嘉 寺前书院 四月间读杜牧之荷叶诗一时回首背西风之句尝 水碓 数日相识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绝粮日买 暑雨 书斋夏日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呈周务本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哄的成语 酸寒尉像 熊经鸟引 先字旁的字 包含付的词语有哪些 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舍本逐末 至字旁的字 谗女 造谣生事 飘飘欲仙 曲法 道东说西 乚字旁的字 磨砖成镜 东山高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