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司马尧臣

《余司马尧臣》

时间: 2025-05-06 19:25:36

诗句

列戟卫严关,应无休沐暇。

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

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

清景不能同,蹉跎恐年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5:36

原文展示:

余司马尧臣
高启 〔明代〕

列戟卫严关,应无休沐暇。
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
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
清景不能同,蹉跎恐年谢。

白话文翻译:

在严密的关口列阵戟立,想必没有闲暇休息的时刻。
群英们已经停止了追逐游玩,留下的余香笼罩着空荡的楼阁。
晚风中飞舞的花瓣在北门飘零,南园的华灯下月色如水。
美好的景色无法相同,时光流逝让我恐惧年华的谢去。

注释:

  • 列戟:指戟的排列,古代军队中用于防守的武器。
  • 卫严关:严密的关口,指防守的地方。
  • 应无:应该没有。
  • 休沐暇:休息和沐浴的闲暇时间。
  • 群英:指英雄人物。
  • 罢追游:停止了游玩和追逐。
  • 余香:残留的香气。
  • 空榭:空荡的楼阁。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北郭:北面的城墙外。
  • 华月:华丽的月光。
  • 清景:美好的景色。
  • 蹉跎:白白浪费,耽搁。
  • 年谢:年华的逝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引用具体的典故,但“群英罢追游”隐含了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5),字子华,号静庵,明代初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善于抒发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顿之际,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余司马尧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严密的关口和飘落的花瓣,反映出他对逝去时光和英雄豪杰的追忆。开篇以“列戟卫严关”展现了气氛的紧张与肃穆,仿佛一幅战斗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警觉与思考。接着“群英罢追游”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英雄们曾经的追逐与游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诗中“余香掩空榭”一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余香,留下的是空旷的楼阁,衬托着人们的孤独与失落。

后半部分通过“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但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蹉跎恐年谢”,更是直击人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列戟卫严关:开篇描绘出一幅严峻的军事场景,暗示着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 应无休沐暇:表达出在这种环境中无暇享受生活的心情,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紧迫感。
  • 群英罢追游:转向对曾经的怀念,英雄们曾经的欢聚与追逐,如今已成往事。
  • 余香掩空榭:余香弥漫在空荡的楼阁之中,寓意着逝去的繁华与人们的孤寂。
  • 飞花北郭晚:描绘晚秋时节,花瓣随风飘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 华月南园夜:月光照耀下的南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却暗含着时间的流逝。
  • 清景不能同:美好的景色无法再现,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
  • 蹉跎恐年谢:最终以对时光流逝的恐惧作为结尾,增强了全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花”,用花瓣的飘落比喻时光的流逝。
  • 对仗:如“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拟人手法,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其人情味,使人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战斗与防守,代表生活中的挑战。
  • 余香:代表曾经的美好,隐喻逝去的时光。
  • 飞花:象征着美好与脆弱,寓意时间的流逝。
  • 华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示对生活的向往。
  • 清景:代表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列戟卫严关”主要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游玩

  2. “余香掩空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怀念
    C. 忧愁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余司马尧臣》: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春望》更多地描绘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忧虑,而《余司马尧臣》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 《静夜思》与《余司马尧臣》: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往昔的思念,前者更为直接抒情,而后者则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启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读颍公清风庥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燕台歌 花庵二首 又和惜春谣 送昌言知宿州 和道粹垂拱早朝王范二直阁班列在前戏成小诗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远张景昱昌秀才啊弟诗卷 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驰竞 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悖逆不轨 文字旁的字 全兵 玄字旁的字 鸟开头的成语 抛掷 方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得意门生 间不容瞚 倪际 流言止于智者 藕丝难杀 物殷俗阜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