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2:25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城头上黑云压得像坏掉的房屋,车子急匆匆地驶过,仿佛要折断千根车轴。
姚家的新娘也在往东逃,舅舅和姑姑惊慌失措,儿女在哭啼。
她心里明白,家中的人很难都能逃得过这场灾难,想要渡过前面的溪水,船却还很遥远。
她嘱托丈夫放弃她,应该好好照顾父母,自己独自去奔赴清流,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今天谁能问起南朝的历史,像她这样的女人究竟有多少死去?
高启(公元 1336年-公元 1371年),字景升,号穷睇,明代诗人,浙江人。高启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创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节妇吟》创作于明代,正值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诗中描绘了一位新婚女子在战乱中的无奈与悲痛,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眷恋。
《节妇吟》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了战乱中的女性命运,展现了高启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以“城头黑云如坏屋”切入,形象地描绘出战乱前的压抑氛围,紧接着以“车走争门折千轴”表现出逃亡的急迫感,生动地反映了混乱的局面。新婚的姚家媳妇被迫逃离,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表现出女性无助而又坚定的态度。
诗中“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进一步揭示了她的无奈与绝望,感受到家庭的破碎与无法逃避的命运。在这绝望之中,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以“嘱夫弃妾当奉亲”表达出她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与无私。最后一句“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则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思,强调了无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悲惨命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性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与无奈,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歌展现了高启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批判,反映出人性在历史苦难面前的脆弱与坚韧。
诗中“城头黑云如坏屋”用什么修辞手法?
“姚家新妇亦东逃”中的“新妇”指的是?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