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5:49
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
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
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
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
在昏暗的天色下,树木显得模糊不清,宽阔的江面浑浊不堪。
突然间,狂风回旋,轻柔的雨丝却在雾中无影无踪。
鸟儿在竹林的山岭上啼鸣,人们则在落花的村庄中安静地卧着。
门前小巷因春雨变得泥泞,谁能来一起共饮美酒呢?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字太华,号山石,明代诗人,文学家,工于诗文,尤以诗名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高启的创作背景主要为明代中期,那时社会动荡、士人生活艰辛。他的诗往往反映出他对安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江上雨》是高启的一首描写春雨的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人文的情怀。诗的开头“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即设置了一个幽暗、浑浊的境界,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模糊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沉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风的急促与雨的轻柔,仿佛在描绘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
而诗的后半部分“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则将视角转向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鸟儿在竹林中鸣叫,人与落花之间的安逸生活,生动展现了一个恬静的村庄景象。最后一句“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则是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在这春雨绵绵的时节,渴望与友人共饮,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A) 明亮清晰
B) 昏暗浑浊
C) 清新明快
D) 寒冷刺骨
诗中提到的“鸟啼”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悲伤
B) 幸福
C) 生机
D)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江上雨》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孤独。两者在意境的营造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