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25
木兰花慢(已未生日)
作者: 刘克庄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慳,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
数年前乞挂衣冠,耄矣尚盘桓。
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词中提到自己最近的衰弱状态,读书变得懒散,照镜子也不愿意看。笑声里透出狭隘和自制,书卷没有警醒的警策,酒杯中残留着未尽的酒。回想当年,岁月流逝让自己难以掩饰白发,假如有诏令催促上路,倒不如被命令放返回山中。几年前请求挂上官职,年岁已高却依然在游荡。何不吟唱歌谣,拾取田间的穗子,这样反而比天上的神仙生活更好。仙人也不会留意自己,至今只是在刘安的茅厕中传说。不要怪我这个老翁仍显得健壮,只是因为老头子心中依旧顽固。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天池,世称刘天池,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作品以清新俊逸、意趣横生著称,尤其擅长词,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已年过半百,面对个人衰老及社会变迁,写下此词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慢(已未生日)》充分展现了刘克庄对衰老的自省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词中反复提到“衰态”、“懒读”等词,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逝去青春的追忆。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人意识到,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中的许多乐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岁月的感慨。
同时,词中提到的“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官场的滑稽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宁愿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最后,诗中提到的“止缘老子痴顽”,则流露出诗人虽然年老,但心中仍有执拗和顽固的坚持,这种精神的坚持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刘克庄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的衰老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自由的价值,表达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衰态”主要指什么?
A. 年轻的状态
B. 衰老的状态
C. 健康的状态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厌倦
C. 中立
“且行歌拾穗”表达了诗人对哪个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自然隐逸生活
C. 仙人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