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25
奉题付珠二首
作者:刘克庄
初祖西来但指心,大光明藏在胸襟。
世间盲汉浑忘却,误向骊龙颔下寻。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佛教的初祖(达摩)来到中国时,只是指向内心的智慧,真正的光明和真理藏在我们自己的胸怀中。然而,世间的盲人们却完全忘记了这一点,反而误以为要去骊龙(传说中的神龙)那儿寻找真理。
这首诗提到的“初祖”是指印度僧人达摩,他是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的教义强调内心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这首诗反映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世人迷失的批判。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池,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们追求真理的误解,以及对内心智慧的重视,反映了当时对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的思考。
这首诗以达摩的形象开头,强调了内心智慧的重要性,反映了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首句“初祖西来但指心”直接指出达摩到来时所传达的理念,即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形式。接下来的“大光明藏在胸襟”则进一步阐明,光明和真理并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后两句则转向批判,指出世间“盲汉”们的迷失,他们完全忘记了内心的智慧,而是向外去寻找,象征着对世俗事物的追逐与误解。这种反差不仅突显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也传达了一种急迫感,希望人们能够觉醒,回归内心的真实。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把内心的光明与世俗的盲目对立起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至今仍然对我们有所启发,使人反思自身的追求和内心的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内心智慧的重要性,批判了人们对外在事物的追逐与迷失,倡导内省与自我觉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初祖”指的是谁?
A. 释迦牟尼
B. 达摩
C. 李白
D. 杜甫
“大光明藏在胸襟”中的“大光明”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心的智慧
C. 外在的荣华
D. 名声与地位
诗中提到的“盲汉”是指什么人?
A. 眼盲的人
B. 迷失于世俗的人
C. 聋哑的人
D. 智慧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相比,两首诗都探讨了内心与外在的关系,但刘克庄的诗更专注于佛教哲学,而白居易则带有更多的生活哲理和人情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