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23
免呼鉴义与尚书,
师卸金栏我佩鱼。
扈豹尾车侬老矣,
升狮子座者谁欤。
草鞋曾遍三千界,
雪顶今皆八十馀。
台岭壶山隔修阻,
可无一字问何如。
不必再称呼你为鉴义和尚书,
我卸下了金栏上的佩鱼。
我已年老,像是乘坐着豹尾车的老人,
谁又能坐上狮子座呢?
我曾经走遍三千界的草鞋,
如今已八十余岁,白发苍苍。
台岭和壶山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却没有人问我过得如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时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诗人感受到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沉重交织,故而在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此诗通过个人生活的细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以“免呼鉴义与尚书”直入主题,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诗中的“卸金栏我佩鱼”展现了诗人从繁华中退隐的态度,金栏和佩鱼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诗人已不再需要这些虚名。
接下来的“扈豹尾车侬老矣”将目光转向自我,描绘了年老的状态,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衰老。而“升狮子座者谁欤”则流露出对高位者的无奈与渴望,似乎在问:在这个社会中,谁能真正坐上那高贵的座位?
“草鞋曾遍三千界”则是对自己青年时期的回忆,表现了他曾经的奔波与经历,而“雪顶今皆八十馀”则是对当前年老状态的自嘲与无奈。最后两句“台岭壶山隔修阻,可无一字问何如”,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纵使身处高山之上,也无人关心自己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冷漠,体现出诗人对自身和社会的深思熟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社会冷漠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冷淡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鞋”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旅行经历
C. 财富
“升狮子座者谁欤”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艰难
B. 高贵地位的渴望
C. 对权力的追求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态度是?
A. 愉悦
B. 无奈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