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落索 郴县道中

《一落索 郴县道中》

时间: 2025-08-02 00:05:30

诗句

终古郴江东去。

郴山长住。

住岂无情去有情,同隔潇湘浦。

况值黄昏梦雨。

玉京人苦。

峰能回雁不回郎,郎今夕、知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05:30

原文展示:

一落索 郴县道中
作者:杨玉衔
终古郴江东去。郴山长住。住岂无情去有情,同隔潇湘浦。况值黄昏梦雨。玉京人苦。峰能回雁不回郎,郎今夕知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郴江的悠长流逝,郴山静静矗立。山水之间似乎没有情感的隔阂,却又因距离而产生了相思。尤其在黄昏时分,梦中似乎有细雨飘洒,令人感到忧苦。山峰能否召回孤雁,却无法带回我的爱人,此时此刻,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终古: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的悠久。
  • 郴江:流经郴县的江河,象征着流逝的时光。
  • 潇湘浦:潇湘即湘江,浦指河岸,描绘出水乡的美景。
  • 玉京:指的是天上或人间的美好地方,可能暗指理想中的生活或地位。
  • 峰能回雁不回郎:雁能归来,但爱人却无法归,表现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潇湘:与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屈原、贾谊等相联系,传达出对南方水乡的情感。
  • 黄昏梦雨:黄昏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梦雨则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情况。


诗歌鉴赏

《一落索 郴县道中》是一首抒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的开篇“终古郴江东去”,用一种永恒的视角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郴山的“长住”与江水的“东去”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变。

在诗中,诗人通过“同隔潇湘浦”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思念,仿佛隔着水乡的彼岸,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在“况值黄昏梦雨”中,黄昏的意象不仅渲染了氛围,还引发了对旧时光的追忆,梦境中的细雨更是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使得离愁别绪愈加浓烈。

最后两句“峰能回雁不回郎,郎今夕知何处”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爱人无尽的思念与忧虑。这种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感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古郴江东去:郴江自古流向东边,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2. 郴山长住:郴山始终矗立,暗示着永恒与不变。
  3. 住岂无情去有情:山水虽然静止,却有情感的波动,描绘出自然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4. 同隔潇湘浦:彼此虽相隔,却在同一片水乡,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
  5. 况值黄昏梦雨:在黄昏的雨中,梦境与现实交织,突显思念的情感。
  6. 玉京人苦:在理想的美好中,依然感到苦楚,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7. 峰能回雁不回郎:山峰能召回孤雁,却无法带回爱人,展现了思念的无奈。
  8. 郎今夕知何处:对爱人去向的迷茫,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思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情感的载体,富有哲理。
  • 对仗:如“峰能回雁不回郎”,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山水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离别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邃的情感,表现出对故乡与爱人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郴江:象征时间的流逝,描绘出旅途的孤独。
  • 郴山:代表永恒与不变,是思念的依托。
  • 潇湘:水乡的意象,承载了情感的寄托。
  • 黄昏:象征离别与思念的时刻。
  • 梦雨:梦中的雨水,暗示着对往昔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潇湘浦”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一条江河
    • C. 一种景色
    • D. 一种感情
  3. 诗中“峰能回雁不回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离别的惋惜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长恨歌》(白居易)——描绘了爱情的离别与思念。

诗词对比:
对比《一落索 郴县道中》和《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但前者通过山水意象更加侧重于旅途中的孤独感,而后者则通过月夜的静谧传达了对家庭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选》

以上书籍均可为学习古诗词提供更多的背景和理解。

相关查询

儿童以石舟戏于池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 卜算子·雨逗一分寒 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赋陈子得书楼 次韵侄溥偶成 三次前韵二首 游北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中成三咏 其一 寿马裕斋观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小的成语 功烈震主 包含震的成语 迁人 白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扫榻以待 原原委委 大水冲了龙王庙 意扰心烦 避弹服 衡轴 鱼字旁的字 通轮 贝字旁的字 遣兴陶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