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21
一落索
作者: 王灼 〔宋代〕
昨夜封枝寒雪。
暗堆残叶。
佳人醉里插钗梁,
更不问眠时节。
绣被重重夜彻。
烛光明灭。
枕旁争听落檐声,
更不问醒时节。
昨夜寒雪封住了枝头,
暗暗地堆积着残叶。
佳人醉中把钗子插在了梁上,
却不问此时该睡觉。
绣被重重,夜色渐渐深沉。
烛光时明时灭。
枕边争先恐后地听着檐下滴水的声音,
却更不问何时醒来。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寒雪、佳人醉态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王灼,宋代诗人,字子安,号梦得,生于南宋,活跃于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以词和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兼具细腻与豪放。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佳人醉态的刻画,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一落索》是王灼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通过对雪、寒、佳人的醉态等多重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诗的开头以“昨夜封枝寒雪”引入,寒雪的意象不仅渲染了冬天的冷清,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佳人在醉中插钗,却不问时节,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放纵,仿佛醉酒可以暂时忘却寒冷与孤独。
“绣被重重夜彻”,描绘出一种温暖而又沉重的夜晚,烛光的明灭则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交替。在这静谧的夜晚,枕旁的滴水声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透出一丝凄凉和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出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整首诗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诗中“佳人醉里插钗梁”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轻松洒脱
B. 忧伤惆怅
C. 自信从容
D. 疲惫烦躁
诗中“昨夜封枝寒雪”所描绘的场景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更不问醒时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期待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