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23
玉楼春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人间那是消魂处,
咫尺西洲成小住。
翠澜三面绕妆楼,
柔橹一双摇梦雨。
清歌叠引公无渡,
休向枝头听杜宇。
从教憔悴滞天涯,
肯说高寒愁玉宇。
这人间哪里才是令人消魂之处呢?
就像咫尺之间,西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栖息之地。
翠绿的水波从三面环绕着装饰华丽的楼阁,
轻盈的橹声摇动着梦中的细雨。
清丽的歌声引着那位无渡的公子,
不必去枝头听那杜鹃的哀鸣。
即使容颜憔悴滞留在天涯,
也不愿说出心中那高冷的愁苦。
作者介绍:吕碧城(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尤其在诗词和音乐上颇具造诣,成为当时文人圈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中透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无奈与困惑。
《玉楼春》是一首抒情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开篇就提出“人间那是消魂处”,引发读者对美好境地的思考,似乎在追问:生活中究竟哪里才是真正能够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接着,诗人通过“咫尺西洲成小住”描绘出一种近乎理想的生活状态,西洲如同梦中的桃源,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三面环绕的翠澜与妆楼,柔橹轻摇的梦雨,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清歌的叠引似乎在引导某位公子,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恋爱情景。
而“休向枝头听杜宇”,则带有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似乎在劝诫自己不必去追求那些哀伤的声音,反而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的几句,表达出一种内心的挣扎,即使容颜憔悴,也不愿吐露心中深藏的愁苦,反映出女性在情感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富有层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纠结与挣扎,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渴望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消魂处”是指什么?
“咫尺西洲成小住”中“咫尺”指的是?
“休向枝头听杜宇”中杜宇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