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7:38
答费司法
作者: 方岳 〔宋代〕
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修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愿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仗,小住五百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作者以青竹的长寿来比喻自己,经历了无数的岁月。他俯视尘世间的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提到“第二泉”,暗指隐居生活的理想,但现实却未能如愿。诗中提到的“修茶经”,暗示作者曾经的追求与理想的落空。对比于秋江的干涸,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作者希望能回归平静的生活,寻求内心的慰藉。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明,号云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事,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感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答费司法》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学的古诗。诗中以青竹为喻,展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青竹象征着坚韧与长久,正如作者希望超越尘俗,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诗中通过“下视区中人”,表现出对世事的冷眼旁观,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提到“第二泉”,引发读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风烟未渠已”则突出了现实的无奈与困扰。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哀鸿号”与“秋江渴到底”的意象,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归寻旧时仗”,更是表达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与向往,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青竹”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长久
B. 脆弱与无常
C. 悲伤与离别
“第二泉”出自哪位哲学家的著作?
A. 孟子
B. 庄子
C. 老子
诗中提到的“秋江渴到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C. 对外界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