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14
菩萨蛮
客窗曾剪灯花弄。
谁教来去如春梦。
冷落旧梅台。
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闲却槿花篱。
莫教溪外知。
在客人的窗前,我曾经剪过灯下的花。
是谁让人来去如同春梦般幻影?
旧日的梅花台已显得冷落。
小桃花一朵接一朵地绽放。
人间的春天总是容易老去。
唯有山中风景依然美好。
在槿花篱笆下闲适地逗留。
不要让溪外的人知道我的快乐。
诗中提到的“梅台”可以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联系起来,常有饮酒赋诗的活动,代表着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程垓,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菩萨蛮》写于诗人旅途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开头两句通过“剪灯花弄”传递出一种温馨的生活场景,暗示着诗人在美好的回忆中沉浸。然而,随即转入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用“来去如春梦”来形容人事的无常,喻示着生命如梦幻般易逝。接下来“冷落旧梅台”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小桃的相继开放,既是春天的美丽象征,也隐含着人生的循环与更替。
“人间春易老”的感叹则更为深刻,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在此刻展露无遗。对比之下,“只有山中好”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山中宁静的生活似乎是对抗世俗纷扰的理想之地。最后提到的“闲却槿花篱”,把读者带入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也流露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
整首诗在轻柔的字句中蕴藏着深邃的哲思,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示了程垓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通过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灯花”象征什么?
A. 夜晚的温馨
B. 白天的阳光
C. 花的香气
D. 游子的思念
“人间春易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生命的无奈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最终向往的生活状态是?
A. 繁华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山中生活
C. 追逐名利的生活
D. 纷扰的社交场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程垓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程垓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