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

《菩萨蛮》

时间: 2025-04-26 13:50:28

诗句

夜来花底莺饶舌。

把人心事分明说。

许大好因缘。

只成容易传。

春阑无好计。

唯有归来是。

从此玉台前。

晓妆休太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28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程垓 〔宋代〕
夜来花底莺饶舌。
把人心事分明说。
许大好因缘。
只成容易传。
春阑无好计。
唯有归来是。
从此玉台前。
晓妆休太妍。

白话文翻译:

夜晚,花丛中,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它把人心中的秘密一一道来。
曾经许下的美好缘分,
如今却变得容易传递。
春天已近尾声,没什么好办法,
唯有归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从今往后,在玉台前,
晨妆不必再过于妍丽。

注释:

  • 莺饶舌:指黄莺的歌声,"饶舌"即多言。
  • 因缘:缘分,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春阑:春天快要结束。
  • 玉台:指美丽的地方或女子的妆台。
  • 晓妆:早晨的妆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垓,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词风清新婉约,常蕴含深情,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末,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缘分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思的词作,通过描绘花丛中黄莺的歌唱,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夜的温馨与鸟语花香,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秘密与情感的流露。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缘分的思考,似乎在感叹曾经美好而易逝的情感。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到无计可施,归来成了唯一的选择,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几句提到在玉台前不再过于妍丽的妆容,暗示着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抛弃外在的华丽,回归真诚。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又透出淡淡的哀愁,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来花底莺饶舌:夜晚,花丛中黄莺欢快地歌唱。
  2. 把人心事分明说:黄莺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心事。
  3. 许大好因缘:曾经许下的美好缘分。
  4. 只成容易传:这些缘分如今似乎变得容易被传达。
  5. 春阑无好计:春天即将结束,没什么好的办法。
  6. 唯有归来是:唯有回归才是最佳选择。
  7. 从此玉台前:从今往后,在玉台前。
  8. 晓妆休太妍:早晨的妆容不必再过于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黄莺的歌唱比作诉说心事,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黄莺的歌声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缘分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和爱情的甜美。
  • 花底:代表着美好的环境,映衬出情感的温柔。
  • 玉台:象征着女子的妆台,代表着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程垓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春阑”指的是?

    • A) 春天的开始
    • B) 春天的结束
    • C) 春天的中间
  3. “晓妆休太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外表的重视
    • B) 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 C) 对妆容的厌倦

答案

  1. B) 程垓
  2. B) 春天的结束
  3. B) 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程垓的《菩萨蛮》更多地表现了春天的意象和内心的情感,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两者都反映了对缘分的思考,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别金陵 题曹云西山水 秋夜雨 秋夜偶成 其二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二首 其一 漫兴十九首 其十 槿花 过京口 新店道上 芦花道人换被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阳舂 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构肆 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比居同势 不足为外人道 竹字头的字 勤兵黩武 知法犯法 血字旁的字 傲世妄荣 确商 衣字旁的字 狗拿耗子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