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43
满庭霜
作者:李璆(宋代)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
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
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
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
清香无处着,雪中暗认,月下空闻。
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
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
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如白玉般肌肤、如清冰般神采的仙妃,她为何会出现在烟雾缭绕的村庄?她的自然韵律让她羞于与百花争艳。她那盈盈瘦弱的体态在寒冷的腊月里独自散发着春天的温暖。溪边的桥外,斜枝的花朵半开,行人对此情景感到无比销魂。那清香无处可留,唯有在雪中悄然辨认,月下则只能空闻。谁能许诺这位幽人,有人陪伴她共饮芳香的美酒?不要让高楼上的乐声打扰,忍住去看纷飞的雪花。可以调制美味的食物,轻柔的烟雨滋养着等待的美好。
“仙妃”可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美丽的仙女,常与自然、春天等意象相联系。诗中提到的“高楼弄笛”可能暗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提到的高楼音乐。
作者介绍:李璆,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受到后世推崇。其诗歌常常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风格婉约而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满庭霜》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人以“白玉肌肤,清冰神彩”开篇,描绘了一位如仙女般的女子,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女子的美丽不仅在外形,更在于她所散发出的自然韵味与清香,这种美让她羞于与百花争妍,体现了她的独特与高洁。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自然与人情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溪边的桥、斜枝的花、行人的销魂,这些意象不仅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也勾起了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清香无处着,雪中暗认”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似乎在说美好的事物往往是不易被察觉的。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以“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告诫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美好,莫让外界的喧嚣打扰了内心的宁静。整体来看,诗作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思,展示了诗人广阔的情感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女子与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白玉肌肤”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美丽的花
B. 美丽的女子
C. 清澈的溪水
D. 明亮的月光
诗人提到的“高楼弄笛”想表达什么?
A. 她喜欢音乐
B. 不要让外界打扰内心的宁静
C. 她在高楼上唱歌
D. 她想去高楼看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