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2:37
十二时 春思
作者: 左锡嘉 〔清代〕
纱窗幽窈,低垂绣箔,裙波微动。
春风独无语,怕惊它花梦。
玉颤钗头双翠凤,
压眉梢似嫌愁重。
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
在幽静的纱窗旁,低垂的绣帘轻轻摇动,裙摆微微晃动。春风默默无语,似乎惧怕打扰那花儿的美梦。头上的钗饰像双翡翠的凤凰,轻颤着,眉梢压得低低的,似乎是嫌愁重。岁月如同那红豆一般,问谁在种下这份相思?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具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是思念与愁苦的季节。诗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感受到花的美丽与自身的孤独,因而写下了这首表达相思的诗作。
《十二时 春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温柔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纱窗幽窈,低垂绣箔”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温柔而柔和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春风独无语”,则暗示了春天的沉默与孤寂,似乎春风也在顾虑着什么,不敢打扰花儿的梦境。
诗中“玉颤钗头双翠凤”展现了细致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心中的忧愁与沉重。最后的“年华数红豆,问相思谁种”,则将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红豆象征着相思,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结合了春天的柔情与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个体内心的孤独,借用自然景象反映人类情感,探索了相思之苦,展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年华数红豆”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相思
C) 亲情
D) 乡愁
诗中“春风独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沉默与忧郁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