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久别离

《久别离》

时间: 2025-05-02 08:16:33

诗句

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

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

儿知有爷未曾识,爷有母在愁何极。

明庭不奏采薇诗,久别离,当语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6:33

久别离

原文展示

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
今日踉蹡庭下来,向人问爷泪如雨。
儿知有爷未曾识,爷有母在愁何极。
明庭不奏采薇诗,久别离,当语谁?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离别,离别时小儿还不会说话。
今天他踉踉跄跄地从庭院走来,向别人问爷爷,泪水像雨一样流下。
孩子虽然知道有爷爷,却从未见过,爷爷有母亲在愁苦中何其无尽。
明亮的庭院里再也听不到采薇的歌声,长久的离别,谁来诉说呢?

注释

  • 久别离:长时间的分别。
  • 小儿未解语:孩子还不懂得说话。
  • 踉蹡: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 泪如雨:形容眼泪流淌得很厉害。
  • 知有爷未曾识:知道有爷爷,但从未见过面。
  • 愁何极:愁苦到了极点。
  • 明庭:明亮的庭院。
  • 采薇诗:古诗《采薇》描写采薇的情景,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梦阮,元代末期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参与了明朝的建立。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尤其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正值动荡时期,亲人离散,情感愈加深沉。

诗歌鉴赏

《久别离》表现了深沉的亲情与离别的苦楚,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对爷爷的渴望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诗中“泪如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内心的伤感,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楚。通过“爷有母在愁何极”,诗人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无助,也触及了更广泛的家庭悲剧,显示出人们在动荡时代所承受的苦难。诗的最后一句“当语谁”则是对失去、孤独的自问,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别离:开篇即表明主题,强调时间的漫长与离别的痛苦。
    • 别时小儿未解语:体现了小儿的无知与天真,反衬出离别的无奈。
    • 今日踉蹡庭下来:孩子的步伐不稳,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 向人问爷泪如雨:情感的爆发,展现了内心的悲痛。
    • 儿知有爷未曾识: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爷爷的陌生感。
    • 爷有母在愁何极:深刻揭示了家庭中的愁苦。
    • 明庭不奏采薇诗: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失落。
    • 久别离,当语谁:最后的无奈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悲剧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泪如雨”形象地比喻了悲伤的程度。
    • 拟人:对小儿的描述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动荡时代人们的痛苦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小儿:象征着无辜与纯真,反映出对家庭的渴望。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思念,表现了内心情感的强烈。
  • 庭院:象征着家庭的温暖,暗示对团聚的向往。
  • 采薇:象征幸福与美好,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如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无聊

  2. 诗中提到的小儿在离别时的状态如何? A. 高兴
    B. 不解
    C. 忧愁
    D. 平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描绘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深切的忧愁,主题与《久别离》相似,但更侧重于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通过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与《久别离》中的悲伤情感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元代文学研究》
  • 《刘基与明初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月 空囊 橘柚垂华实 赠内 鹦鹉曲·都门感旧 临高台 东门行 湖边采莲妇 江南行 卿云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死讯 丰肌弱骨 身字旁的字 包含灭的词语有哪些 庖丁 小襦 泣歧悲染 刀字旁的字 人开头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初写黄庭 入字旁的字 神牌 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灾俭 安祥恭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