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7-31 21:27:30

诗句

莺啄垂圆黄透,蜂抱碎芳红皱。

睡起北窗风,浓绿满庭如酒。

回首,回首,想见那人消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27:30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刘基 〔元代〕

莺啄垂圆黄透,
蜂抱碎芳红皱。
睡起北窗风,
浓绿满庭如酒。
回首,回首,
想见那人消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莺啄食着成熟的果实,蜜蜂围绕着盛开的花朵,清晨在北窗边醒来,迎面而来的风夹杂着庭院里浓郁的绿色,像酒一样芬芳。回头望去,心中不禁想起那位瘦弱的身影,带着些许惆怅。

注释

  • 莺啄:黄莺啄食。
  • 垂圆:指果实成熟,低垂而圆。
  • 蜂抱:蜜蜂围绕着花朵。
  • 碎芳:盛开的花瓣。
  • :花瓣的褶皱。
  • 北窗风:从北窗吹来的清风。
  • 浓绿:庭院里的绿意浓重。
  • 如酒:形容美好而醉人的感觉。
  • 回首:回头,思念过去。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寄托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参与建立明朝。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朝末年,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词作,开篇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黄莺和蜜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与和谐。然而,随着词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思念。词人借助“回首”二字,表达了对某个特定人的深刻怀念,那种思念如细雨绵绵,虽无直接的叙述却让人倍感凄凉。

词中的“浓绿满庭如酒”一语,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情感完美结合,暗示着一种醉人的美感。这份美在词人的回忆中却显得格外孤独,似乎是对过往甜蜜时光的怀念。在春天的明媚与个人的孤寂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莺啄垂圆黄透:描绘黄莺在成熟果实上啄食,展现春天的生机。
  • 蜂抱碎芳红皱:蜜蜂围绕着盛开的花朵,传达出浓厚的春意。
  • 睡起北窗风:从北窗醒来,感受到春风的轻拂,蕴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浓绿满庭如酒:庭院的绿色如酒般醉人,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愉悦。
  • 回首,回首:反复强调回头的动作,显示出思念的深刻。
  • 想见那人消瘦:回忆中浮现出那位消瘦的人影,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的浓绿,形象地表达了景色的美好。
  • 拟人:黄莺和蜜蜂的描写,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某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相互交融。

意象分析

  • 黄莺: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蜜蜂:象征勤劳与美好。
  • 浓绿:象征青春与活力。
  • 北窗风:暗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的思考。
  • 消瘦:象征对往事的怀念和情感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动物是哪个? A. 鸟
    B. 蜜蜂
    C. 黄莺
    D. 蝴蝶

  2. “浓绿满庭如酒”中的“如酒”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绿意的浓厚
    B. 酒的香气
    C. 生活的美好
    D. 思念的情绪

  3. 诗人回忆的人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A. 瘦弱
    B. 健康
    C. 快乐
    D. 忧虑

答案:1-C,2-C,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可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对照,均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梦为主题,却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前者偏重于思念中的愁苦,后者则更倾向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文学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 牡丹 除夜 中秋月 山中 题君山 送从兄郜 早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如珪如璋 沧海横流 晚节末路 日字旁的字 往后 齲字旁的字 神鹰 龍字旁的字 惊猿脱兔 包含镐的词语有哪些 食性 细嚼烂咽 齐优 习得 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