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58
登瓜州南楼
施侃 〔明代〕
金焦壁立原无地,
吴楚中分独此门。
万里风清悲白鸟,
六朝踪迹倚黄昏。
山光隐见云边寺,
日气霏微海上村。
闻道长安应不远,
野人端欲献江蘩。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瓜州南楼时的景象与感受。诗人看到金色的焦壁耸立,似乎没有平坦的土地,吴国和楚国在这里分界,只有这一扇门。万里之遥的风清中,白鸟在悲鸣;六朝的遗迹在黄昏时分依依可见。山光隐约中可以看见云边的寺庙,阳光透过微雾洒在海上的村落。听闻长安应该不远,乡野之人正在准备献上江边的美味。
作者介绍:施侃(约1560-1639),明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游历途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登瓜州南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及情感的深刻表达。诗的开头便以“金焦壁立原无地”揭示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吴楚中分独此门”展现了地理的分隔,暗示着历史和文化的交错,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万里风清悲白鸟”一句,清风送来白鸟的悲鸣,极富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仿佛让人感受到鸟儿的无奈与孤独。而“六朝踪迹倚黄昏”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勾勒出历史的沧桑,黄昏的意象更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山光隐见云边寺,日气霏微海上村”,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结合,表现出一种幽静的和谐美。在这幅画面中,寺庙与村落的存在,彰显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共生。
最后一句“闻道长安应不远,野人端欲献江蘩”则在描绘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施侃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焦壁”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万里风清悲白鸟”中的“白鸟”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朝”是指哪个时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