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23
春雪
天散琪花压晚春,
岂将灾沴祸吾民。
为嗔宝货归夷虏,
故种人间万顷银。
春天的花朵被雪压得弯腰,
难道要用灾难和祸害来报答我们人民吗?
因为怨恨宝物归于夷人,
所以在人间播种了万顷的银子。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春雪》通过春雪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用“天散琪花压晚春”描绘了春雪覆盖大地的美丽场景,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却转向对灾难与苦难的探讨。诗句“岂将灾沴祸吾民”表明了诗人对民众遭受苦难的深切关注,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不满与悲愤。他用“为嗔宝货归夷虏”来揭示外族侵略带来的财富损失,愤怒地指责那些只顾私利的行为,最终导致国家的灾难。最后一句“故种人间万顷银”则暗示了对财富的不满,表达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情感强烈,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谴责了外族对财富的掠夺与对民众的伤害,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散琪花”意指什么?
“万顷银”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郑刚中的《春雪》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愤怒,而杜甫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忧愁,展现了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两首诗虽然主题相近,却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