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31
原文展示:
林邑回观山霭微,短亭杨柳弄晴晖。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
白话文翻译:
在林邑回望时,山间的雾气显得微弱,短亭旁的杨柳在晴朗的阳光下摇曳。远远地怜悯那独自骑马踏上旅途的日子,被放逐的人们个个泪流满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张嵲在某个政治动荡时期,对被放逐者的同情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被放逐者的深切同情。在宋代,政治斗争激烈,许多人因政治原因被放逐,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这些不幸者的同情和哀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被放逐者的深切同情。诗中的“林邑回观山霭微”和“短亭杨柳弄晴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自然画面,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而“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被放逐者的同情和哀怜,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被放逐者的同情和哀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被放逐者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林邑”是指什么? A. 一个具体的地名 B. 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C. 一个历史事件 D. 一个神话传说
诗中的“逐客”是指什么? A. 被放逐的人 B. 旅行者 C. 商人 D. 官员
诗中的“杨柳弄晴晖”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