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3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39:40
早朝诗
警鞭卷起肃朝班,
月色清寒禁漏残。
仙仗平分听奏事,
举头不敢闯龙颜。
早晨的警鞭声响起,唤醒了肃穆的朝班,
此时月色清冷,宫中漏水的时间已不多。
仙人般的仪仗分开,静静地听候奏事,
我抬头不敢直视皇上的威严。
杨子器,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权威与礼仪文化繁盛之时。诗人在早朝的场景中,描绘了严肃的朝廷氛围,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朝政的关注。
《早朝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朝时分的肃穆景象。开头的“警鞭卷起肃朝班”一语,生动地描绘出早朝的开始,警鞭的声响带来了朝廷的紧张氛围。接着,诗人以“月色清寒禁漏残”表达了清晨的孤寂与冷清,月光透过宫殿,映照着官员们的身影,形成一种肃静的对比。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感,暗示着权力与生命的脆弱。
在“仙仗平分听奏事”中,诗人通过“仙仗”来象征皇权的威严,进一步加强了对朝政的尊重与敬畏。“举头不敢闯龙颜”则是对皇帝威严的直观表现,诗人低头不敢直视,反映了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自觉。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常见,不仅仅是对皇权的敬畏,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宏大的主题,展现了古代士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尊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皇权的敬畏与对朝廷事务的关注,反映了古代士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自省,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权力的复杂性。
诗中“警鞭卷起”的意思是?
A. 早朝开始
B. 结束早朝
C. 祭祀活动
D. 宴会开始
“举头不敢闯龙颜”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什么?
A. 轻视
B. 敬畏
C. 忍耐
D. 渴望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杨子器的《早朝诗》更加注重对朝廷氛围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