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六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六》

时间: 2025-07-27 20:10:35

诗句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好花好月知多少?

弄月吟花有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0:35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六

作者: 唐寅 〔明代〕


原文展示: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
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
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白话文翻译:

花儿在千枝上绽放,月亮在天空中高悬。
天将花和月给了闲人来欣赏。
有时月亮是主角,有时花儿是主角,
我既是花的宾客,也是月的宾客。
在月光下与花共饮,我流连忘返,
在花前月下,虽然我人贫,但从不厌倦。
美丽的花和明亮的月,究竟有多少呢?
在月下吟咏花的,又有几人呢?


注释:

  • 花发:花开,指春天花朵绽放。
  • 月一轮:指满月。
  • 闲身:闲适的人,指那些不忙于世事的人。
  • :宾客,指在花和月下享受美景的人。
  • 留酌:留饮,指在花月之下喝酒。
  • 不厌人贫:虽身无分文,依然乐于欣赏花月。

典故解析:

“花月”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事物和惬意的生活。唐寅以“花月”为主题,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古代文人常在花月之下吟诗作对,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寅晚年,反映了他对于花月美景的沉醉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和月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和愉悦。开篇以“花发千枝月一轮”描绘出春天的美好,花朵与月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将花与月赋予生命,似乎它们都有自己的主宰,暗示着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月下花会我留酌”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在花月之下饮酒作乐的洒脱态度,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尽管他“人贫”,却依然愿意享受美好的事物,这不仅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发问“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而不是被物质所束缚。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唐寅作为文人独特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发千枝月一轮:描绘春天的花儿盛开,月亮高挂的美丽景象。
    • 天将花月付闲身:将花和月送给那些闲适的人,暗示享受生活的乐趣。
    • 或为月主为花主:花与月交替主导,寓意自然的变化与循环。
    • 才作花宾又月宾:我既是花的客人,也是月的客人,表明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游弋。
    • 月下花会我留酌:在月下与花共饮,表达享受生活的乐趣。
    • 花前月不厌人贫:即使生活贫困,也不厌倦享受花月的美好。
    • 好花好月知多少:对美好事物的追问,寓意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 弄月吟花有几人:反思能够在花月下吟咏的人有多少,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花与月具有主宰性。
    • 对仗:如“花宾又月宾”,展示了诗的韵律美。
    • 设问:引发思考,增强诗意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花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代表着青春与希望。
  • :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哲理。
  • 饮酒:象征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反映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和“月”分别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与宁静
    • B. 时间与财富
    • C. 繁荣与衰落
  2.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贫困生活?

    • A. 感到沮丧
    • B. 不以物质为重,乐享生活
    • C. 感到羞愧
  3. 诗中“弄月吟花”指的是什么活动?

    • A. 写字
    • B. 唱歌
    • C. 赏花作诗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唐寅与李白的作品均以花月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李白的《月下独酌》更侧重于酒宴的豪情,而唐寅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寅诗词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观华岳 赠苗发员外(一作李端诗)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 答王维留宿 渡淮河寄平一 宴吴王宅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题远公经台 泊扬子津 尚书省门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轴杼 璧合珠联 话开头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快心满意 斗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霸王别姬 金筭 己字旁的字 蜂拥而上 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虽有搞暴 设位 名伶 踷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