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时间: 2025-07-31 01:52:38

诗句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52:38

原文展示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作者: 司马光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的生长状态,菊蕊像排成的粟米一样,绿色的叶子显露出心心相印的样子。它从未见过阳光,怎能散发出金色的花朵呢?在倾斜的篱笆旁,草丛蔓延深厚。寒蝉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整夜都在悲鸣。

注释

  • 菊蕊: 菊花的花蕊。
  • 排粟: 像排成的粟米一样,形容菊蕊的形状。
  • 青青见叶心: 描述菊花的叶子绿色而生机勃勃。
  • 未尝窥白日: 从未见过阳光,暗示菊花的生长环境较为阴暗。
  • 散黄金: 指菊花的绽放和光彩。
  • 欹侧疏篱短: 意思是倾斜的篱笆很短。
  • 绵延墁草深: 草丛生长茂盛且延绵。
  • 寒蛩: 寒蝉,一种代表秋天的昆虫。
  • 终夕亦悲吟: 整个晚上都在悲伤地鸣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后世,强调史学的实用性和史事的教训,风格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尤其是对菊花的深情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无奈。开头用“菊蕊如排粟”展现了菊花的生长状态,紧接着强调菊花从未见过阳光,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光明的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倾斜的篱笆和茂盛的草丛,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最后,寒蛩的悲鸣似乎在呼应诗人的心境,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切观察,既有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生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描写菊花的形态和颜色,展现其生机。
  2.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表达菊花生长在阴暗环境中,暗示缺乏光明的困境。
  3.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描绘周围环境的荒凉,增添诗境的孤独感。
  4.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表达对寒蝉哀鸣的共鸣,传达了一种哀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蕊如排粟”将菊花比作粟米,形象生动。
  • 拟人:寒蛩的悲鸣似乎在回应诗人的情绪,营造出一种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各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光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 象征坚韧与清高。
  • 寒蛩: 代表秋天,传达孤独与哀伤。
  • 篱笆: 体现自然环境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菊蕊如排粟”指的是什么? A. 菊花的颜色
    B. 菊花的形态
    C. 菊花的香气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寒蛩”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昆虫
    C. 一种植物
    答案: B

  3. 整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兴奋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描写秋天的孤独与思考。
  • 《菊花》: 陶渊明,表达对菊花的喜爱与生活的哲学。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与司马光的诗在表达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与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司马光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翠岩亭 句 其二 句 其一 四言诗一章 赐大理丞梁士基横州宅生连理荔枝 题封桩库 赐太师文彦博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三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二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鸾寡鹄 齲字旁的字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宏识 砥节守公 律科 牢落陆离 弓结尾的成语 包含昵的词语有哪些 羣抵 公诸于世 土车 鼠技虎名 纠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