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03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我喜爱董仲舒,他穷尽经典,守护幽静独处。
虽然我居住的地方有园林,但三年间未曾游览一回。
邪说早已远去,圣贤之言充盈我的肚腹。
我策马登上汉朝的朝廷,百家争鸣开始消失隐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和政治改革,提倡儒学。
创作背景: 《独乐园七题》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表达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情怀。
这首诗展现了司马光对董仲舒的崇敬,以及他对书本知识与权力的思考。开篇以董仲舒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这位儒家学者的喜爱,强调了学术的孤独与坚持。接着提到“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体现了作者对名利场的淡泊,表明他沉浸于书卷之中,几乎无暇顾及外界的美景,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正统思想的坚守,认为邪说已被排斥,只有圣贤的教诲才能滋养心灵。最后两句“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则描绘了他参与政治的情景,表现出对当时学术争鸣的关注,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追求与对社会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与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与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董仲舒的尊敬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坚定信仰。通过个人的学习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社会纷争时的淡泊与坚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面哪位是司马光崇拜的儒家学者?
A. 孟子
B. 荀子
C. 董仲舒
D. 老子
诗中提到“邪说远去耳”,指的是什么?
A. 正确的言论
B. 错误的言论
C. 不相关的言论
D. 个人的见解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外界的什么态度?
A. 热衷
B. 淡泊
C. 忽视
D. 关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