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龙山诗 其二

《龙山诗 其二》

时间: 2025-04-30 08:20:12

诗句

探幽兴不穷,路转寺门右。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0:12

原文展示

龙山诗 其二
作者: 包彬 〔清代〕

探幽兴不穷,路转寺门右。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山探幽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幽静环境的感受。诗的开头提到不尽的探幽兴致,转过路口来到寺门旁,雨后的山路湿滑,脚步小心翼翼。崆峣山的千人岩石,宛如工匠精雕细琢一般。走进一个幽深的堂形,温暖的气息仿佛含着酒香。旁边是阴暗深邃的地方,只能听到阴风的呼啸。沿着墙壁弯腰行走,前后谨慎,惊慌失措。奇形怪状的石头让人心惊胆战,仰望着那些石齿像斗争般的形状。这种危险的境地难以久留,出来后神情恍惚。僧人端来了茶具,捧起清泉,敢于浮沤。茶烟细细袅袅,恍惚中似乎有白云飘动。石头上点缀着新绿,气息与涧水的芳香交融。幽鸟啼鸣一声,残阳透过林间。慢步返回山房,暮色渐渐合拢了群山。

注释

  • 探幽:探索幽静的地方。
  • 崆峣:崆峣山,位于中国山西省,是著名的名胜。
  • 鬼工:形容技艺高超,如同鬼神般的工艺。
  • 坳堂形:指一种凹陷的堂屋形状。
  • 阴风吼:形容阴暗处刮来的风声凶猛,带有恐怖感。
  • :跌倒、失足的意思。
  • 浮沤:水面上浮动的泡沫。
  • 石花:石头上长出的苔藓或其他植物,象征着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彬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擅长以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龙山诗 其二》创作于作者游历龙山时,受自然环境和幽静氛围的影响,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深思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都非常丰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山林世界。诗的开头“探幽兴不穷”,展现了探索自然的无穷乐趣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路转寺门右”,则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带来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雨后的山路湿滑,作者用“侧足敢驰骤”反映出行走的谨慎与小心,展现出山的险峻。接下来的“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则传达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工艺之美,仿佛在赞美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中对“阴风吼”的描写,更是通过声音的表现,增强了环境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最后几句,诗人在品茶时的宁静与惬意,形成了与前面险境的鲜明对比,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追求,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探幽兴不穷:表达了探索幽静之地的无限乐趣。
  • 路转寺门右:描绘了行走中转向寺庙的情景。
  • 雨余山路湿:说明了雨后山路的潮湿,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
  • 侧足敢驰骤:表现了小心翼翼的行走状态。
  • 崆峣千人岩:象征着巍峨的山石,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鬼工为琢镂:夸张手法,形容自然的雕琢技艺。
  • 初进坳堂形:引出进入一个凹陷空间的体验。
  • 气暖若含酎:用酒香来比拟温暖的气息,富有诗意。
  • 其旁窅冥冥:描绘了阴暗深邃的环境。
  • 惟闻阴风吼:强调了环境的肃杀与神秘。
  • 缘壁伛偻行:形象地描绘了行走的姿态,体现出谨慎。
  • 踣前惊踬后:表现出行走的危险,增加了紧张感。
  • 怪石骇心魂:奇怪的岩石让人感到害怕。
  • 仰面石齿斗: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锋利,增强了恐惧感。
  • 此境难久留:表达了对险境的感慨,难以停留。
  • 出险神犹瞀:从危险中出来,仍然感到晕眩。
  • 僧移茗具来:呈现出僧人端茶的画面,轻松的氛围。
  • 掬泉敢浮沤:轻盈地捧起泉水,体现出自由与洒脱。
  • 茶烟袅孤细:茶烟缭绕,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微有白云逗:白云轻轻飘动,增添了动感。
  • 石花点新绿:新绿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气息。
  • 气与涧芳糅:自然的香气与涧水交融,表现出和谐美。
  • 幽鸟啼一声:鸟鸣打破宁静,增加了生机。
  • 林际残阳漏:夕阳透过林间,营造出温柔的氛围。
  • 缓步归山房:慢慢走回山房,体现出悠闲。
  • 暝色敛群岫:暮色笼罩,结束了一天的探幽旅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气暖若含酎”,通过酒香比喻空间的温暖。
  • 拟人:如“幽鸟啼一声”,赋予鸟鸣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山水: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磅礴。
  • :象征着闲适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鸟鸣:象征着生机与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探幽兴不穷”中的“幽”指的是什么?

    • A. 幽暗
    • B. 幽静
    • C. 幽灵
    • D. 幽怨
  2. 诗中提到的“崆峣千人岩”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山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建筑
  3. 最后一句“暝色敛群岫”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白天的阳光
    • B. 黄昏的宁静
    • C. 风雨交加
    • D. 早晨的雾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强调了清晨的壮阔与朝气,体现出不同的自然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湖仙 寿讱庵六十 石湖仙 味榄翁载旧燕讨春邓尉,归赠梅枝,翛然如见似人也 石湖仙 石帚韵,寿鲁国李老夫妇七十 石湖仙 岁暮寄子鱼 长命女 春闺 长命女 病起 长命女 次冯正中韵 长命女 秋闺 归平遥/归国遥 归平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农里 包含臬的词语有哪些 精明能干 无平不颇 支叶扶疏 语无诠次 意味深长 隹字旁的字 大醇小疵 金蚕 性命交关 干字旁的字 耸峙 三框儿的字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