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0:12
龙山诗 其二
作者: 包彬 〔清代〕
探幽兴不穷,路转寺门右。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山探幽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幽静环境的感受。诗的开头提到不尽的探幽兴致,转过路口来到寺门旁,雨后的山路湿滑,脚步小心翼翼。崆峣山的千人岩石,宛如工匠精雕细琢一般。走进一个幽深的堂形,温暖的气息仿佛含着酒香。旁边是阴暗深邃的地方,只能听到阴风的呼啸。沿着墙壁弯腰行走,前后谨慎,惊慌失措。奇形怪状的石头让人心惊胆战,仰望着那些石齿像斗争般的形状。这种危险的境地难以久留,出来后神情恍惚。僧人端来了茶具,捧起清泉,敢于浮沤。茶烟细细袅袅,恍惚中似乎有白云飘动。石头上点缀着新绿,气息与涧水的芳香交融。幽鸟啼鸣一声,残阳透过林间。慢步返回山房,暮色渐渐合拢了群山。
作者介绍
包彬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象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擅长以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龙山诗 其二》创作于作者游历龙山时,受自然环境和幽静氛围的影响,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深思的情感。
这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都非常丰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山林世界。诗的开头“探幽兴不穷”,展现了探索自然的无穷乐趣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路转寺门右”,则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带来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雨后的山路湿滑,作者用“侧足敢驰骤”反映出行走的谨慎与小心,展现出山的险峻。接下来的“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则传达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工艺之美,仿佛在赞美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中对“阴风吼”的描写,更是通过声音的表现,增强了环境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最后几句,诗人在品茶时的宁静与惬意,形成了与前面险境的鲜明对比,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追求,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探幽兴不穷”中的“幽”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崆峣千人岩”是指什么?
最后一句“暝色敛群岫”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