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10
何处秣陵春。江波送远人。
感情深泪渍红巾。未到莺啼先惜别,
风水阔,隔天津。微雨问湖滨。
斜阳吊孝陵。汎秦淮春水方生。
却想欢期浑是梦,凭绮语驻芳尘。
在哪里可以感受到秣陵的春天?江水波涛送走远行者。
深厚的感情使泪水浸湿了红巾。还未听到黄莺鸣叫就已开始惜别,
水势浩荡,隔着天津。微微细雨洒在湖边。
斜阳照在吊孝陵上,秦淮的春水刚刚滋生。
却想起欢聚的时光全是梦,借着绮丽的话语停留在芳香的尘土上。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1811-1881),字子华,号澄江,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清代,诗人可能在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故土和友情的依依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离别之情。
《南楼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送别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开篇以“何处秣陵春”引入,对春天的渴望和失落感交织,给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绪。江波送远人,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的远行,增强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感情深泪渍红巾”,以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和难以自已的伤感。
“未到莺啼先惜别”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悲伤,春天的黄莺尚未鸣叫,离别的情感已如潮水般涌来。后面“风水阔,隔天津”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遥远和无奈,诗人在此用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中交织,通过雨、阳光和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柔和与哀伤,并以“却想欢期浑是梦”作为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甜蜜与苦涩之间游走,展现出深邃的人生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怀念与春天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廷式的《南楼令》主要描写什么主题?
A. 离别
B. 欢聚
C. 旅行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江波”象征什么?
A. 生命
B. 时间的流逝
C. 友谊
D. 财富
“未到莺啼先惜别”中“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D. 一种神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而文廷式的《南楼令》则重在对离别当下的细腻情感与怀旧,反映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