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13:37
古木苍藤正一丘,
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
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崇,
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
拳手支头百不忧。
在苍翠的古木和缠绕的藤蔓中,
我也喜爱这深沉幽静的草庐。
这里绝没有俗气的东西敢于推开门,
只有美丽的山水可以依靠着楼台。
年纪已大,才知道书籍的重要,
不才的我宁愿与命运作对抗。
石床恰好在松树的阴影下,
手肘支撑着头,百无忧虑。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草庐”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的隐居文化,强调了一种“归隐”的生活理念。“已老始知书作崇”则体现了诗人对年长后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方岳,生于宋代,因其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自己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方岳隐居山林时,反映了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社会环境中,士人追求个人理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山中》通过描绘古木苍藤、草庐幽静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用“断无俗物敢排闼”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强调了自然的纯净与宁静。诗中提到的“已老始知书作崇”,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场景,石床在松阴下,诗人用手肘支撑着头,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恬淡、淡泊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与世俗生活的割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测试:
诗中“草庐”指的是什么?
“已老始知书作崇”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